在内地关于香港升学的主流认知中,副学士几乎是被“消音”的存在。我们习惯把本科升学路径分为“凭借高考成绩在内地升学”和“出国/境留学”,而副学士正是介于这两条通道之间的第三种可能,鲜为人知。
基于它“2+2”的课程模式,很多人会把它比作“香港大专”。但从收效上来说,它可比我们熟知的“内地大专”香多了,3方面原因:
��【香港副学士】属高级文凭;
��【内地大专】属高等教育中最低的层次。
-认可度、升学率:
��【香港副学士】学位受国际认可,毕业后可衔接香港或海外院校的本科。香港副学士热门院校的升学率高达 80%-90%。
【内地大专】仅受内地承认 ,一般不能就读统招的全日制大学,只能选择开设专升本的普通高校,全国录取率约15%-20%。
- 学位证书:
��【香港副学士】升本毕业后,学历显示为本科,毕业证书与四年直读的无异。
��【内地大专】升本毕业后,学历显示为专科,毕业证书上有“专科起点”字样。
在香港教育体系内,副学士早已是一个成熟的、官方认可的升学跳板。只要修完课程、成绩达标,就可以衔接香港本地大学大三的学士课程,超高的升读率,让你至少有港八大保底,相比在国内的二本院校读完4年
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想要抓住这个机会,还是要付出一定的成本。
从花费上来说,学费、香港租房费用、生活费,一年合计约16-28万港币,两年则是32-56万港币。接下来还要读2年本科,本科学费还会比副学士学费更贵一些。
另外,副学士是用两年的时间,去酝酿一个更卓越的成果,这两年的努力能够触达的上限,首先声明,不会是港前三(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副学士内地生升读港前三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很个别的成功案例,需要GPA接近满绩。
从我们过往的录取结果来看,GPA3.7以上,有机会申请香港理工大学;大部分成绩比较好的同学,都可以被香港浸会大学、岭南大学、香港教育大学录取。在此基础上,再去申请港前三的硕士,是完全有机会达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