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考志愿填报季的临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再度成为家长和学生关注的焦点。近年来,以“国际化教育”“双学位认证”为特色的中外合办院校,凭借其独特的培养模式和就业竞争力,吸引了大量考生。然而,部分机构借机炒作“低分保录”“特殊通道”等虚假信息,导致不少家庭陷入信息迷雾。近日,西交利物浦大学(以下简称“西浦”)针对此类乱象发布官方声明,并首次公开计划外2+2项目的详细招生规则,为考生提供了清晰的升学路径参考。
虚假宣传频现,西浦官方辟谣
此前,社交媒体上流传“低分50万进西浦”“2+2计划外保录”等帖子,部分机构甚至以“内推名额”“捐赠费”为噱头,诱骗家长支付高额费用。对此,西浦明确表示,此类信息均为骗局,学校从未授权任何第三方机构进行计划外招生,所有招生均需通过官方渠道申请。
西浦招生办强调,计划外2+2项目并非“低分捷径”,而是为符合条件的学生提供的一种灵活升学选择。该项目要求学生完成国内两年课程后,赴英国利物浦大学继续深造,最终获得两校学位。这一模式既保留了国际化教育优势,又为学生提供了缓冲期,但录取门槛并不低。
计划外2+2项目:真实门槛与申请流程
根据西浦最新发布的招生简章,计划外2+2项目的申请条件如下:
- 高考生:需达到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本科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或普通类本科第1批录取控制线(部分省份可能调整);
- 国际生:需提供高中平时成绩及国际考试(如AP、IB、A-Level、OSSD等)成绩,并提交英语水平证明(雅思5.5分,单项不低于5.0;托福机考72分;PTE学术58分);
- 其他条件:已获得美国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高中毕业生或在美国高校就读的学生,可申请转学;完成一年大学课程的学生,需经学校评估后确定入学资格。
项目流程分为两阶段:
- 国内阶段:学生需在西浦完成两年课程,包括语言、通识教育及英国利物浦大学认证的大二课程;
- 国外阶段:学生获取英国签证后,赴利物浦大学完成大三、大四课程,最终获得两校学位。
理性看待中外合办项目,避免盲目跟风
尽管中外合办项目为考生提供了多元化选择,但家长和学生需理性评估自身条件:
- 经济成本:西浦计划外2+2项目的学费、住宿费及英国留学费用较高,需提前规划预算;
- 学术要求:项目对英语能力和学术基础有明确要求,语言未达标者需提前强化;
- 职业规划:需明确是否希望获得国际化教育背景,以及未来是否计划在海外就业或深造。
此外,部分机构宣称的“低分保录”往往存在风险。例如,昆山杜克大学的中国学生录取率仅为6.4%,上海纽约大学更是低至1.05%,这类中外合办院校的竞争激烈程度不亚于国内名校。因此,考生应优先通过官方渠道了解招生政策,避免被虚假信息误导。
西浦官方声明:维护招生公平,严打违规行为
西浦在声明中表示,将严厉打击任何冒用学校名义的虚假宣传行为,并呼吁考生和家长通过官网、官方公众号等渠道获取信息。同时,学校计划外2+2项目的招生规模将根据教学资源动态调整,今年申请人数可能因政策透明化而增加,建议考生尽早准备材料。
结语:升学无捷径,选择需谨慎
中外合办项目为考生提供了更多元的升学路径,但“低分保录”“特殊通道”等宣传往往暗藏陷阱。西交利物浦大学此次公开计划外2+2项目的招生细节,既是对虚假信息的有力回击,也为考生提供了清晰的参考。对于家长和学生而言,理性评估自身条件、通过官方渠道申请,才是实现升学目标的关键。
(数据来源:西交利物浦大学官网、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
(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信息整理,具体招生政策以学校官方发布为准。)

- 擅长申请:
- 中学,本科,研究生
- 擅长方案:
- 出国留学规划,申请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