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科技与工程专业——会是新的黑马专业吗?-新东方前途出国

您的位置: 首页>顾问中心>刘倩>日志>储能科技与工程专业——会是新的黑马专业吗?

欢迎向我提问

*顾问预计24小时内解答,并通过短信方式通知您

刘倩

刘倩

亚英硕博部前期规划师

    获取验证码
    向TA提问

    温馨提示

    您当前咨询的顾问所在分公司为 合肥 为您推荐就近分公司 - 的顾问

    继续向刘倩提问 >
    预览结束
    填写信息下载完整版手册
    获取验证码
    一键解锁留学手册
    在线咨询
    免费评估
    留学评估助力院校申请
    立即评估
    定制方案
    费用计算
    留学费用计算器
    电话咨询
    预约回电

    顾问将于15分钟内回电

    获取验证码
    立即预约
    咨询热线

    小语种欧亚留学
    400-650-0116

    导航

    储能科技与工程专业——会是新的黑马专业吗?

    • 中国香港研究生
    • 专业介绍
    2025-06-18

    2020年1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储能技术专业学科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4年)》,计划明确要求加快培养储能领域“高精尖缺”人才,增设若干储能技术本科专业、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

    同年,西安交通大学获得教育部批准,增设全国首&个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

    根据《储能技术专业学科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4年)》,国家将大力推动建设若干储能技术学院或研究院,建设一批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目前,全国获批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的高校共有7所。2021年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获批全国首批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202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上海交通大学4所高校获批第二批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

     

    储能科学与工程

    储能科学与工程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能源动力类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专业代码080504T。

    该专业培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具有优良品德、执着信念和社会责任感,掌握储能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的多学科综合知识,具有多维知识结构、创新思维、国际视野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具备从事储能科学、系统与装备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和管理的技术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在能源动力及相关领域引领未来发展的杰出人才;可从事涉及储能材料、器件与储能系统开发、制备和应用的行业以及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相关岗位,例如创新研究、技术开发、生产设计、工业制造、项目管理、科学研究和教学等。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能源、动力、环境、汽车、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从事储能相关的研究开发、工程设计、生产加工、设备操作、技术管理与品质控制等方面的工作。还可继续攻读化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相关学科高层次专业学位。

    多所高校都开设了储能专业,学生如果对此专业感兴趣,可以结合高校的特点来进行选择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具有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以开放性、交叉性和创造性为原则,整合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三个A+学科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西安交通大学科,以及化学、电子等八大储能相关学科优势资源,成立热质储能、电磁与化学储能、氢储能、储能系创新平台统、储能测试与安全评估等5个研究室。

    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学院开设储能班。该专业于2020年2月获得教育部批准,成为国内乃至世界首&个“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20236月,西安交大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获评软科A+,全国排名第1。
    储能专业实施由七大学科交叉十大企业协同国际前沿引领的融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大一学生开展储能专业通识教育大一末学生按照热质储能储能系统电磁储能三个模块,结合个人意愿综合成绩进行模块分流,并进入相关学院进行模块课程学习,学生可跨模块选择储能专业特色课程储能领域十大龙头企业提供企业导师进行联合培养,钱学森学院和相关优势学科所在学院为储能专业学生提供国际交流和联合培养机会,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储能领域领军人才。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开设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
    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能源与动力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其中能源与动力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等三个专业为国家1流本科专业,储能科学与工程为全国首批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2022年软科专业排名全国第二。

    中国石油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新能源与材料学院开设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于2021年招收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第1届本科生。本专业对本科生的培养侧重于建立完善多学科知识体系,要求学生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储能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基础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形成以储氢储电储热三大研究方向,以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为依托的高质量研发人才与管理人才培养体系。采用“导师制”和“本博一体化”的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在经过两年基础培育后,择优选拔学术潜质优&秀的本科生,进入学术型人才培养序列,着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拓展国际视野,训练创新思维。

    总结

    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推进,储能科学与工程作为支撑未来能源转型的关键学科,正迎来快速发展机遇。从政策引导到高校布局,从产教融合到人才培养,中国正在加快打造高素质储能人才梯队。以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为代表的高校,积极探索多学科交叉、校企协同、国际视野的新型培养模式,努力培育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素养的复合型人才,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供坚实支撑。
     

    END

    更多详情
    推荐阅读 换一换
    温馨提示

    您当前咨询的 刘倩 顾问,所在分公司为 - ,已为您推荐就近分公司 - 的顾问。

    以下为-分公司顾问:

    继续向刘倩提问
    提交成功

    稍后会有顾问老师反馈评估结果

    https://liuxue.xdf.cn/blog/blog_7605768.shtml?from=copy_web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