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藤联盟由哈佛、普林斯顿、耶鲁、哥伦比亚、宾夕法尼亚、布朗、达特茅斯和康奈尔合组,1954年正式以体育赛会名义成立。如今,这八所私立大学因其高质量的学术水平、严格的录取标准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被认为是美国高等教育的代表。
“Ivy League”的由来与历史传承
常春藤最初源自1900年的大学橄榄球比赛,1937年媒体首次用“常春藤”比喻这些老牌校园建筑覆盖的爬山虎,联赛意识由此萌生。1954年,联盟签署多项学术与体育标准,形成今天的常春藤联盟。
八所藤校速览与创办信息
-
哈佛大学(1636,剑桥)
-
耶鲁大学(1701,纽黑文)
-
普林斯顿大学(1746,新泽西)
-
哥伦比亚大学(1754,纽约)
-
宾夕法尼亚大学(1740,费城)
-
布朗大学(1764,罗德岛)
-
达特茅斯学院(1769,新罕布什尔)
-
康奈尔大学(1865,纽约伊萨卡):建校晚于美国建国的藤校,非宗派背景
学术声誉与全球定位
这八所学校都是美国大学协会(AAU)成员,并在2024‑25《US News》全球排名中,哈佛、耶鲁、哥大、宾大、普林斯顿及康奈尔均跻身前20名,显示其科研与国际声誉的实力。
录取难度:竞争更加激烈
-
2025届八校平均录取率多在3%‑9%之间,哥伦比亚和哈佛更低,仅3%‑4%,康奈尔相对“松动”,接近9%
-
早申和推迟入学政策使申请人数激增,但招生名额保持稳定,导致录取率进一步下降。
“常春藤+”:超越东部的联盟
如今,斯坦福、伯克利、麻省理工、芝加哥大学也被视为“常春藤+”成员,因其学术排名、研究成果与全球影响力,经常与藤校相提并论。
学生构成与多样性演进
-
师资与录取生源政策从20世纪中后期起正式添加性别与种族多样化作为考虑因素
-
当下学生群体经济与社会多样性有显著提升,也有多项资助计划支持低收入学生申请
常春藤联盟不仅拥有优良的历史与学术传统,也是全球学子的梦想之地。鲜明的小班科研、高校资源和校友网络为学生提供优势。尽管录取极具挑战,但通过精心准备、策略规划和毅力追求,依然有可能走进这八所名校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