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耶鲁-新加坡国立大学学院(Yale-NUS)的最后一批257名学生即将毕业,随后这所亚洲首屈一指的文理学院将永久关闭,成为历史。
这所一度被誉为"东西方教育完美结合"的学府,从高光创立到黯然落幕,仅仅走了十多个年头。
作为耶鲁大学first海外办学项目,同时也是新加坡高等教育史上first纯文理学院,这一消息一出,如同在新加坡教育界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让人唏嘘..
那么今天,让小编带大家一同分析一下,它关闭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关于耶鲁-新加坡国立大学学院
2011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与耶鲁大学联合宣布成立新加坡首所文理学院,这一创举在当时引发全球教育界的瞩目。
建立最初旨在将美国博雅教育引入亚洲,弥补新加坡教育体系中过度职业化、技术化的短板。
这所学校有两个显著的特征:
Firstly是超低录取比例。
作为耶鲁大学300年来first海外分校,选拔机制也极为严苛。每年仅招250人,录取率低至3%-6%,竞争堪比藤校。雅思分数不低于6.5分,竞争分数达7.0以上,托福总分不低于93分,竞争分数达100分以上。
根据官网公布的2024届数据,学院共录取234人,来自32个国家,国际学生占比接近50%,而中国大陆地区仅录取了8人。
第二个是课程经典创新。
耶鲁-新加坡国立大学学院的课程由两校联合开发,目的是开发跨越西方和亚洲文化的新课程,既传承常春藤盟校悠久的文科传统,又深度融入亚洲视角。
其popular的七大专业是艺术与人文、哲学、政治与经济、环境学、心理学、数学、计算机与统计学。
这种独特的教育模式成效显著——2017年首届119名毕业生中,103人获荣誉文学士、16人获荣誉理学士,就业及深造率突破90%。
然而,就是这所曾被被寄予厚望、承载着“教育改革”愿景的学院,在走过十余年辉煌历程后,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那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走向终结的背后原因
财务状况困难
新加坡外交官、Yale-NUS董事会成员陈庆珠(Chan Heng Chee)公开指出,关闭该学院的一个关键原因,是其“财务不可持续”。
学院曾打算通过设立捐赠基金来实现可持续发展,但实际募资结果却远低于预期,与目标差距巨大。
2020年,仅筹得实际捐赠基金仅募集8000万美元,不足10亿美元目标的8%,并且对单名学生年均培养成本超过15万新元,国际化师资团队薪资支出占总预算62%
由于办学成本高昂,以及国际化师资结构带来的高额费用,使得学院在创立之初就面临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
人才转换率低
而令人尴尬的是,尽管学院吸引了大量国际学生,毕业生深造率高达20%(进入耶鲁、哈佛等top学府),但多数学生在毕业后选择离开新加坡,未能有效转化为本地高素质人才。
这与新加坡希望“引进人才、服务本地”的教育策略也不相符。
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耶鲁-新加坡国立大学学院的困境也暴露出文理教育理念与亚洲现实需求之间的深层次矛盾。
甚至能在某书上看到有些网友尖锐的评论👇
但是Yale-NUS的落幕,并不是失败,而是一个时代的转身。这也意味着未来的留学申请,更加强调专业化和就业导向,大家在择校方面,一定要做好功课。
Yale-NUS虽走到终点,但它曾短暂地照亮过亚洲教育,让我们看见教育的另一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