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招临近尾声,但一股暗流正在涌动。部分头部出海企业已悄然开启夏招预筛选,而这次筛选的核心逻辑,可能与你熟知的“学历”、“简历”、“专业匹配”大相径庭——它更关乎一个你无法轻易改变的标签:你的背景身份。如果你还以为回国求职“大家都一样”,那你很可能已经落在了这些公司设置的隐形门槛之外,而他们,根本不屑于解释。
还在纠结“留学生到底有什么优势”?这种问题本身,可能就已经暴露了你不在某些顶纪岗位的目标池里。
1. 春招尾声,夏招暗涌:起点已变,池水不同
别再把“专业匹配”和“能力评估”当作唯 1 的敲门砖。一些头部出海企业在夏招的预筛(pre-screening)中,简历池(resume pool)的筛选逻辑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核心指标变成了:是否有海外经历、是否能跨语境表达、是否有文化迁移经验。
这并非道听途说。有内部人士亲眼所见,像SHEIN这样的电商巨头,其管培生岗位系统直接将国内背景的简历批量打回,原因赫然标注:“不具备国际视角”。这并非简单的“歧视”,而是岗位筛选的起点和标准发生了不可逆的偏移。当你在疑惑留学生优势时,有些岗位,从一开始就没打算留给纯粹的本地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