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普顿大学这几年的发展态势相当不错,冲榜积极,QS 排名一路飞升,这份排名红利对中国学生的吸引力不容小觑。再加上它是理工科强校,优势叠加,让它的吸引力大增。
因此,尽管南安普顿大学前期的中国学生人数不算多,五年前仅 2700 多人,可如今规模已经翻了两倍有余,增长势头迅猛。对于背景或成绩相对一般的同学来说,南安普顿大学是个不错的选择。
南安虽有院校 list,但申请流程非常透明,基本只要满足条件,就会给予 offer。不过要提醒那些特别在意排名的同学,南安在除 QS 排名外的其他榜单上表现平平,其排名短期内大概率不会再有大幅提升,稳定在 80 左右已算是理想状态。
爱丁堡大学的中国学生人数是 7165 人,占所有国际学生的 42.10%。
作为 “王爱曼华” 中的领头羊,爱丁堡大学申请热度一直居高不下,深受双非 /211 学霸的喜爱,甚至有不少申到爱大的同学对 UCL 都瞧不上眼。
不过,爱大就像是一个古板的小老头儿,学业压力极大,学生们不是在写 essay 的路上,就是在写 essay。如果毕业后打算走学术道路,那申请爱丁堡大学是个不错的选择;但若想追求生活与学业的平衡,英国还有很多其他you xiu学校可供挑选。
谢菲尔德大学拥有 6360 名中国学生,占所有国际学生的 59.14%。
虽说谢菲如今跌出前百,但其作为罗素集团的重要成员,在其他世界排名中也有不俗的表现。
学校专业优势十分突出,在工程、计算机等热门领域声誉颇高,而这些专业方向恰好契合了中国学生的兴趣所在。
谢菲尔德市生活成本相对较低,且有成熟的华人社区,中国学生在此生活能够更顺利地适应新环境。同时,学校在语言支持和申请流程方面也充分考虑中国学生的便利性,不仅开设了学前语言班,对中国本科院校的申请要求也较为明确。
利兹大学的中国学生人数为 5530 人,占所有国际学生的 39.73%。
利兹大学是罗素集团成员,前几年风光无限,如今虽热度稍降,但凭借不错的排名以及对中国学生的友好态度,依然拥趸众多,每年甚至还有不少同学放弃曼大转而投奔利兹。
利兹大学也十分给力,为了吸引you xiu的中国学生,特别设立了国际卓越奖学金,在 500 个国际奖学金名额中,大部分名额都倾向于中国学生,提供 10%、25% 或 50% 的学费减免。
伦敦国王学院的中国学生数量是 5520 人,占所有国际学生的 36.87%。单看这个比例,似乎中国学生数量并不多,但要知道,KCL 属于精英化筛选的院校。
如果说曼大是 “王爱曼华” 中的 UCL,那 KCL 就是 “王爱曼华” 中的 LSE。即便每年申请 KCL 的人不在少数,但 KCL 对中国学生比例把控得相当严格,36% 已经是其在极度控制情况下的结果了。若不加以控制,KCL 的中国留学生数量估计早就像井喷一样爆满了。
伯明翰大学的中国学生人数为 5200 人,占所有国际学生的 51.95%。
作为罗素集团成员,伯明翰大学在学术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 QS/THE 世界排名也较为靠前,学历回国认可度高。学校对中国学生十分友好,在申请流程上,对中国本科院校制定了明确的 List,让学生们能清晰了解申请要求。
学校专业设置丰富多样,涵盖了商科、工程等多个热门领域,很好地满足了中国学生的专业需求。而且,伯明翰的生活成本相比伦敦低了不少,城市内的华人社区也能助力中国学生更好地适应新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