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留学圈有一个zhen dong消息,那就是哈佛大学的国际生事件。事情我们di yi时间进行了报道,想细致了解前因后果的同学可以看看我们之前发布的消息。
而事件发生后,各大港校及时跟进,纷纷拿出各自的“接收政策”。一时间,对于港校的做法同学们也分成了两派观点,一个是认为港校及时跟进,反应速度快;而另一个则认为哈佛大学的学生真的愿意去转学港校吗?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来聊聊这个事件的背后,港校这一操作还可能哪些可能的因素吧!
港校纷纷出招
首先我们先看看各大港校的跟进情况~
香港科技大学
这是di yi个站出来的港校,在事情发生当日,学校di yi时间发布邮件表示无条件入学通知书、简化的入学程序及学术资源,以方便有兴趣的学生无缝转校。
岭南大学
在科大发布相关消息后,当日下午岭南大学也发布了相关消息,表示开启转学通道。
并且学校还di yi时间开辟了学校专属申请通道,颁布了转学流程。根据学校消息,申请条件包括:
✅持有认可大学学位。
✅或在认可大学完成至少一年的本科学习。
比较有意思的是,一些哈佛同学已经和港校搭上线了,在社交平台上发起了表白信:
当然,根据过往的经验以及目前看到的各类消息而言,或许此事有一定的转机,但不管如何,这种波动也给了申请者很多的担心和未知因素。
留学是一件大事儿,谁也不想被这种未知因素影响,因此更加稳定的中国香港地区申请或许会出现更加竞争激烈的情况,这不仅是港校的积极策略应对,也是申请者客观需要的结果。
港校“抢人”背后还有哪些原因
网络上对于港校“抢人”的策略,分成了两个观点,一个是认为港校跟进及时,另一个则认为哈佛的学生真的有可能去港校吗?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最优发言权的是学生自己,因为来不来是学生的事儿,做不做才是学校该关注的问题。但我们也想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一下港校为什么要有这样的操作?除了网上分析的一些要素来看,我们也分析了两点原因和大家讨论。
一、展示香港的好机会
从2022年开始,港府每年的施政报告中,对于留学和人才的政策就更加利好,而在早前最新一期的施政报告中,针对留学还提出了【留学香港】的理念规划,通过设立奖学金吸引内地和海外学生就读港校。
本次事件发生后,港校们纷纷出台政策,吸引海外留学生也是一种对政策的良好实行。并且,这一行动也让海内外媒体广泛报道:
二、体现学术的包容性与实力增长
港校此刻行动,不仅是政策的跟进与践行,更重要的是,能够更好地体现出包容的教育环境。学校不仅是教育的乐土,也是“海纳百川”之地。港校中,一大显著特点就是国际化视野,因此对于学生的吸引、接纳,符合港校国际化视野的表现。
另外,港校随着这些年的发展,与传统名校的差距也在逐步缩减。这不仅体现在排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