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清华大学宣布将有序适度扩大本科招生规模,今年计划增加约150名本科生招生名额。消息一出,迅速引发了广泛关注。
不仅是清华大学,去年一些“双一 流”高校和985高校也已启动扩招计划。例如,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山大学、湖南大学、南昌大学等。据统计,2024年超过60所“双一 流”高校增加了招生计划,其中近半数的“985”高校宣布扩招。预计这一趋势将持续下去。
202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提出,有序扩大优质本科教育招生规模,增加研究生培养规模,稳步提高博士研究生比例,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与此同时,教育部近日发布的《关于做好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也强调了要认真落实优质本科扩容工作。
除了“双一 流”高校,一些境外院校也在内地扩招。例如,香港大学在2024/25学年录取了1220名非本地生,其中内地生约780人,占比64%。2024/25学年以高考成绩申请入学的约360人。录取内地生总人数相比2023年的570人,增加了210人。香港中文大学在内地扩招100人,扩招幅度达到30%。同时,香港大学表示2025/26学年将继续扩招,计划将「内地高考生」的录取名额增加至400人。
据了解,清华大学此次扩招还将成立新的本科通识书院,重点培养人工智能与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提升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与社会发展需要。新增本科生将进入新成立的书院学习。
这一举措不仅是国内顶 尖高校的自我革新,更是全球AI教育加速发展的缩影。近年来,国外院校对AI领域的发展和相关人才的培养也非常重视,一些热门留学国家纷纷出台利好政策。
美国
2025年起,AI相关STEM专业(含量子信息科学、气候经济等交叉方向)OPT最长可延长至36个月,为留学生提供更长的在美就业缓冲期。卡耐基梅隆大学开设“AI+创新”本硕连读项目,毕业生可优先进入校内孵化器(如AlphaLab Gear),享受技术专利商业化支持。
英国
牛津大学联合艾伦·图灵研究所设立“可信AI”奖学金,支持留学生开展算法公平性、数据隐私保护等课题。帝国理工学院与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合作,为AI+医疗方向留学生提供临床数据访问权限及实习岗位。
加拿大
滑铁卢大学Co-op项目与多所知名企业合作,为AI专业留学生提供带薪实习。
澳大利亚/新西兰
墨尔本大学AI硕士毕业生通过“加速职业评估通道”,无需工作经验即可获得澳大利亚计算机协会(ACS)认证。
奥克兰大学AI留学生无需语言成绩单,通过在线测试即可续签。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允许AI博士生每周工作30小时,时薪不低于25纽币,兼顾科研与收入。
如今,本科教育扩容和AI飞速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智能时代,每一个选择都至关重要,我们期待未来能看到更多AI领域的科技人才,书写AI科技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