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上海民办摇号结果出炉,伴随着开放三胎政策的尘埃落定,沪上低龄家庭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已经选择国际路线的沪上家庭,也在捉摸不定的留学形势下,不得不调整自己的准备策略。
在“崇尚”竞争、鸡娃成风的环境下,摆脱焦虑、放眼世界,应该成为每个沪上家庭走出教育困境的一把钥匙。
国际路线上的准留学党们
“混乱申请季”告诉了我们什么?
刚刚过去的申请季,被华尔街日报称为“自二战以来最混乱的申请季”。由于疫情的影响,这个申请季情况格外复杂。
不管是处在新申请季的准留学党,还是仍在规划期的申请者,了解那些录取数字背后昭示的意义,都尤为重要。
以美本申请为例,据称今年申请季涌现的上海牛娃表现尤为突出。比如:
星河湾拿到哈佛RD录取的男生,SAT第一次就考到了1580的高分,录取的是哈佛计算机专业,除哈佛offer以外,还斩获了康奈尔offer。
拿到哈佛早申录取offer的WLSA上海学校女生,据说总成绩排名全校第一。
上外附中录取MIT的学生,没有大奖和高 含金量夏校,不是传统学霸,但很有自己的想法。
从录取数据来看,从去年哈佛和普林斯顿的全面挂零,到今年哈佛的4枚offer,加上普林斯顿也斩获录取。同时TOP 10+藤校战绩上,除了加州理工挂零,上海学子也交回了满意答卷。
这些“头部”数据虽然喜人,但是纵观整个申请季的申请和录取情况,我们还是发现“已经变得不一样了”:
平均每一个申请者,申请了更多的学校。
由于政策变化,录取的不确定性增大,造成学生希望申请更多的学校以确保会被较好的学校录取。今年,一部分学生选择多国混申制度。学生在定校时,选择的院校梯度更大。
从Common App的数据中得到,申请量上涨11%,但是申请人数却只上涨了2%。平均每个学生申请了5.8个院校。
更多的学生选择冲 击 名 校。
在申请人数上涨幅度没有特别大的前提下,八大藤校的申请量暴増。这更加证明了学生在这个申请季,普遍增加了选校数量,并更倾向于冲 击 名 校。
美国院校并没有因为Test-Optional政策而降低标化要求。
美国院校依旧对于学生的标化保持了高标准的要求。但是,趋势在于标化的作用渐渐转为“敲门砖”,而不是绝对的硬门槛。
从Common App的数据中得到,整体来看提交SAT/ACT成绩的申请者比例达到44%,但申请大型且录取难度大的学校,提交SAT/ACT成绩的申请者比例仍在60%以上,尤其是亚裔申请者提交更积极。可见Test-Optional政策的实行并不代表学校要求的降低,以及提交人数的大幅减少。
单论美本申请,我们也大致看到一个趋势:多国混申。
再结合英国本科申请系统UCAS公布的2020年申请数据来看,2020年申请的人数一共有65万人,比去年涨幅为2.3%。来自中国大陆地区的申请人数相比去年增长了4600人,涨幅为23%,是整体涨幅的10倍,也是近10年来的新高,有2.4万人。
根据统计来看,共有80%的学生把G5作为目标院校,中国大陆地区的学生一共拿到了288枚牛剑录取,中国学生的竞争实力非常大。
所以,留学方向的调整并不代表申请难度的变小,且随着留学强竞争的越来越剧烈化,实力提升仍然是第一要务,同时早规划能将很多风险降到最低。
转轨国际教育十字路口的沪上家庭
沪上双语学校的门槛到底有多高?
如今,在国内双语学校开启转轨国际教育之路,越来越成为很多家庭的选择。不管是初升高,还是插班招生,热门双语学校一直是家长眼中的“香饽饽”。
2016-2019年,上海中考人数都是比较稳定的,一直保持在7万多人;去年迎来骤增,达到8.4万人,今年相较去年虽然有所回落,但依旧在8万+。
虽然今年中考改革,录取方式和分配比例发生了较大变化,增大了分配到区、校比例,给普校学子更多考入优质高中的机会,但我们知道,四校八大、市重点高中每年的招生名额毕竟有限,因此竞争还是非常激烈的。
因此,不少向往优质教育资源的家庭纷纷开始做两手准备,将目光转向了国际化学校。
如今正值结束中考,已经通过“21所”国际高中入学测试拿到预录取的学子,就等着自己的中考成绩达标,即可拿到最终的正式录取。
今年21所学校国际课程班共招生2313人,对比2020年扩招76人,虽然名额多了,机会变多了,但是这个扩招的名额只是部分学校的招生名额调整,比如星河湾、七宝德怀特等,对于大多数学校还是维持不变。这与越来越庞大的报名人数相比,入学困难程度还是不断走高的。
那么想进入“21所”国际高中,中考分要拿到多少才能达标?“21所”2020年中考提前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为535(总分630)。今年中考新政出炉后,总分由原来630分变为750分,参考去年同比例换算的话,那么提前招生录取投档线在637左右,这就是大部分“21所”学校对于中考分数的要求。
而“非21所”双语高中并非无人问津,其中像“牛剑收割机”领科、集齐哈耶普斯麻大满贯的WLSA,因为不需要中考成绩,也越来越成为很多“中途”转轨国际教育或想搭上双语学校入学末班车的家庭的首 选目标。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