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规范:不要逆着规范做事
新人动手编码前,必须先熟悉公司的规范,特别是编程规范。很多新人不喜欢这种条条框框的东西,觉得编程规范很烦人,总想自己发明创造,写出个性,彰显风格,其实这么做就大错特错了。
以谷歌为例。谷歌从创立以来就有着严格的编码规范,规定了很多细节性的东西,比如命名、注释、布局、格式等,每个语言都有对应的规范。举个简单的例子,谷歌对命名有要求,通常,C++文件应以.cc结尾,头文件应以.h结尾:
图2-2
类型名称要以大写字母开头:每个新单词都有一个大写字母,没有下划线,比如MyExcitingClass。
变量(包括函数参数)和数据成员的名称均为小写,单词之间带有下划线。例如:a_local_variable。
类的数据成员(静态的和非静态的)都像普通的非成员变量一样命名,但是带有下划线:
图2-3
在谷歌,每个工程师必须严格遵守上述规范,否则写出来的代码不可能通过代码评审(Code Review,实际工作中通常直接说成review),更别提进入代码库了。
很多人可能觉得疑惑,为什么要规定得那么死呢?答案是:为了高效协作。一家公司有很多软件工程师,以及日益增长的代码库,如果大家遵循同一套规范,你会发现,代码库里的任何一行代码—不管是你写的,还是身边的同事写的,甚至是一个跟你相差十几个时区的同事写的—都有统一的结构、相同的命名规范……你只需要花很少的时间就能看懂,哪怕这个程序你不熟悉或完全没见过。这对提升团队效率的影响是巨大的。
其实不止是谷歌,国内外每家公司都有大量的团队协作场景,因此大家共同遵守规范是非常重要的。虽然没有完美的规则,但是一般来讲,公司制订的规范不会差到哪里去。作为新人,你在编码之前先熟悉这些规范,开发时严格遵守就好了,没必要逆着规范做事。
【免责声明】
1、个别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善意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2、所有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问题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