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时,我被 Rogers 的“无限流量 60加币”广告吸引,结果第1次账单扣了80加币,因为“无限流量是1GB/天,超出按15加币/G算”。后来发现,加拿大手机套餐有三种计费逻辑:传统按月流量包、按设备计费(如iPad无限流量)、以及“基站共享收费”。第1种容易超限,第二种适合多设备分享,第三种是坑。“流量地图”是自救的第1步:下载手机运营商的覆盖地图应用,输入你的居住地和常用路线(比如学校到超市的公交线),标记信号弱的区域。如果信号差,优先选支持VoLTE通话的套餐,否则手机可能自动切换到漫游网络扣费。对于短期留学,可以考虑设备租赁服务。我同学在 Bell 租了 iPhone SE,每月租金10加币,包含10G流量,比买新机+单独开套餐便宜一半。如果想省事,用校园卡绑定套餐。很多学校和运营商有合作,学号能解锁折扣码,流量可能会多送25%。另外,注意多设备共享套餐的计费陷阱:如果给家人共享流量,超出部分按“高单价”算,比如主套餐是10加币/G,共享后变成15加币/G。最后,每月账单出来后,用15分钟打电话申诉“超额流量误扣”,成功率约60%,我曾靠着这个技巧把多余费用全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