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学费“涨”声一片,9万美元俱乐部再添新成员!
美国大学学费年年上涨,今年更是涨幅惊人!过去十年间,部分美国大学学费以年均4%的速度一路飙升,从2015年的6万美元,如今已迈入“9万美元大军”行列。
### 美国大学学费集体上涨
近期,杜克大学董事会批准2025-26学年本科生学费上涨5.93%,总就读费用飙升至92,042美元。其中,学费70,265美元,食宿和杂费合计21,777美元。杜克大学本科生费用首次突破9万美元大关,正式加入“9万美元俱乐部”,与哈佛、耶鲁、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名校并肩。
据US.News数据显示,过去20年,私立大学学费和杂费上涨约41%,公立大学州外学费和杂费上涨约32%,州内学费和杂费上涨约45%。美联社曾报道,不少美国大学学费即将迈入“9.5万美元俱乐部”。
目前,进入9万美元俱乐部的大学主要有(以下均为本科总费用/年):
- 哈佛大学:2024-2025学年约为91,000美元。
- 耶鲁大学:2025-2026学年为90,550美元。
- 宾夕法尼亚大学:2024-2025学年为92,288美元。
- 杜克大学:2025-26学年本科生为92,042美元。
- 哥伦比亚大学:2024-2025学年为93,417美元。
- 达特茅斯学院:2024-2025学年约为91,000美元。
- 南加州大学:2024-2025学年为95,225美元。
- 塔夫茨大学:2024-2025学年为92,167美元。
- 纽约大学:2024-2025学年为93,184美元。
- 哈维玛德学院:2024-2025学年约为93,000美元。
- 卫斯理学院:2024-2025学年约为92,000美元。
耶鲁大学于2025年2月10日宣布2025-26学年新收费标准,本科生就读费用从87,150美元上涨至90,550美元。其中,学费从67,250美元上调至69,900美元,校内住宿学生的住宿和餐费为20,650美元。耶鲁学院院长表示,此次涨价是为反映所有费用上涨的事实,自2015年以来,耶鲁大学每年学费都上调近4%。布朗大学也宣布将本科生学杂费总额提高近5%(今年7月生效),总就读费用达到93,064美元。《纽约时报》更是指出,一些大学一年的费用已接近10万美元。
从2025年US News全美大学排名来看,全美TOP50的私立大学学费已集体进入6万美元时代。其中,南加州大学2024-2025学年学费为71,647美元,换算成人民币每年超过52万元。莱斯大学学费为60,709美元,换算成人民币也超过44万元。塔夫茨大学、波士顿学院等学校的学费都超过7万美元。芝加哥大学、康奈尔大学、杜克大学、宾大、耶鲁大学、西北大学、哥大、波士顿大学、达特茅斯学院、乔治城大学、维克森林、罗切斯特、斯坦福、加州理工、圣路易斯华盛顿等大学的学费都在6.5万美元以上。
公立大学学费也在上涨。以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为例,今年学费涨幅高达10%。作为公立学校,该校曾以高性价比著称,但近年来学费上涨步伐加快。今年,州外本科生学费预计上涨10%,达到43,152美元,相比去年的39,228美元上涨约3,924美元。食宿等其他费用上涨后,州外本科生总入学费用达64,864美元。在全美TOP50的公立大学中,密歇根安娜堡分校学费为63,081美元;弗吉尼亚大学州外学费也超过6万美元。加州大学系统中的三所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州外学费在5万至6万美元之间。州内学生学费相对较低,不到2万美元就能上知名大学。不过,有些公立大学新增了国际生分类,国际学生学费高于州内和州外学生。例如,UIUC、俄亥俄州立大学、佐治亚理工大学、普渡大学2024-2025年学费分为州内、州外及国际生三类,国际生学费比州外学生高1,000至3,000美元。
### 留学生家庭如何提前规划?
美国大学学费持续上涨,给留学生家庭带来更大经济压力,但学生有机会获得奖学金或学费减免。美国大学奖学金丰厚,且可通过AP兑换学分,减少大学学习时间,降低留学成本。
例如,哈佛大学对家庭年收入低于20万美元的学生免除学费,对家庭年收入低于10万美元的学生提供全额奖学金,涵盖学费、住宿和生活费。斯坦福大学对年收入低于15万美元的学生提供学费减免,为年收入低于7.5万美元的学生提供全额奖学金。不过,这些政策主要针对低收入家庭,且不一定覆盖国际学生。其他美国大学也会为学生颁发奖学金,如南加州大学、杜克大学会为学生减免或半免学费。
留学成本上升,让许多家庭在择校时陷入两难。统计显示,约81%的家庭因成本问题将一些学校排除在外。美国留学成本每年都在上升,建议有留学打算的学生及时申请,否则晚一年可能多花几十万。
美国留学需要足够的资金预算,尤其是本科留学。对于预算紧张的家庭,可以考虑英国、加拿大、澳洲等地区,提前做好留学方案和计划。总之,打算到美国留学的家庭应提前权衡家庭经济、孩子需求及未来发展等因素,为孩子选择最契合、最适配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