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Fall 美国本科申请政策的调整幅度之大,让不少申请者直呼 "措手不及"。从标准化考试要求的松动到课外活动评估维度的拓展,每一项变革都在重塑申请格局。
最引人关注的是 "标化可选" 政策的深化。哈佛、耶鲁等藤校不仅延续了不强制提交 SAT/ACT 成绩的做法,还明确表示未来五年内不会恢复强制要求。但这并不意味着标化成绩失去价值 —— 普林斯顿大学在最新招生说明中提到,对于 GPA 处于中游的申请者,SAT 数学部分 750 + 的成绩仍能显著提升竞争力。更微妙的是芝加哥大学的 "超级分数" 政策,允许申请者提交多次考试中各单项的高成绩,这促使不少学生采取 "多考刷分" 策略。
课外活动评估出现重大转向。MIT 在 2025 年招生新政中首次提出 "深度参与优先" 原则,明确反对 "十项全能式" 的活动列表。该校招生官在博客中举例:一位连续三年参与社区农场建设的申请者,其文书中关于 "如何通过作物轮作改善土壤" 的细节描述,比罗列十个竞赛奖项更有说服力。加州大学系统则引入 "活动真实性核查" 机制,随机抽取 20% 的申请者,要求提供活动组织方的联系证明。
文书题目也呈现新趋势。哥伦比亚大学新增 "科技与人性" 主题文书,要求申请者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技术发展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宾夕法尼亚大学则延续了 "社区贡献" 类题目,但更强调 "可持续性"—— 即申请者的参与如何形成长期影响。值得注意的是,Common App 系统的主文书字数限制从 650 字微调至 650-700 字,给了申请者更多表达空间。
面对这些变化,建议申请者采取 "动态策略":密切关注目标院校的政策更新,参加招生说明会直接向招生官提问;针对 "标化可选" 政策,若自身成绩具有优势仍需提交,反之则用 AP/IB 课程成绩弥补;课外活动注重 "一专多能",在 1-2 个领域形成深度积累而非广泛涉猎。
想顺利申请海外名校,却对院校、专业、申请流程感到迷茫?别担心,我们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结合你的成绩、兴趣和未来规划,帮你制定专属留学方案。从院校选择到申请材料准备,再到签证指导,全程贴心辅导,让你轻松把握机会,迈向理想学府。立即咨询,让你的留学梦想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