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QS世界大学排名以“学术硬实力与社会贡献度”为双核心,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余所知名学府,勾勒出高等教育“头部稳固、区域活跃、亚洲崛起”的新图景:
传统强校持续领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凭借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尖端领域的优势,蝉联全球榜首,成为QS史上首所实现“两连冠”的院校;英国牛津(第2)、剑桥(第3)则延续了欧洲精英教育的严谨传统,共同构建起“美英双雄”的格局。
区域高校加速崛起:近500所高校实现排名跃升,其中马来西亚双威大学以超过120位的惊人进步,成为“年度进步zui快院校”,彰显了东南亚高等教育在国际化与应用型学科上的突破;非洲、拉美地区亦有10余所高校首次跻身前500,展现出新兴市场的巨大潜力。
亚洲力量成为“第三极”:中国清华大学(第7)、新加坡国立大学(第8)携手进入全球前十,北京大学(第14)则稳居中国内地高校榜首,标志着亚洲高等教育已从“跟随者”转变为“并跑者”——以北大为代表的中国高校,正凭借“传统学科底蕴与新兴领域创新”的双重优势,成为全球学术界的“中国名片”。>>预约专属顾问解读排名报告
北京大学2026QS排名表现与亮点
在2026QS世界大学排名中,北京大学以92.6的综合得分位列全球第14位、中国内地高校第1位,较去年提升2位,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典范。
作为中国历史zui悠久的综合性大学,北大始终秉持“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办学理念:
传统学科“压舱石”: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等人文社科类学科长期稳居全球前三,其“汉字起源研究”“中国古代史断代工程”等成果,深刻改写了国际汉学对中国文明的认知。
新兴领域“突破点”: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能源等学科跻身全球前20——“人工智能研究院”的医疗影像诊断技术准确率高达98%,“合成生物学实验室”的人工淀粉合成技术效率提升3倍,展现了北大在新兴领域的创新实力。
就业“金招牌”:雇主声誉(99.6分)全球前五,超95%的知名企业(如华为、腾讯、高盛)将北大视为“核心人才库”;就业结果(97分)全球前20,毕业生就业率超98%,其中30%进入学术机构、40%进入头部企业、15%进入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体现了北大毕业生的广泛认可度和高竞争力。
北京大学排名指标及得分深度解析
2026QS从“科研与发现、学习体验、就业与结果、全球参与、可持续性”五大维度11项指标对高校进行评估,北大的得分既彰显了“传统学科的优势”,也暴露了“国际化多元性的提升空间”,具体如下:
(1)科研与发现
学术声誉(99.9分):全球前二,源于全球学者对北大“学术原创性”的高度认可。人文社科领域,北大的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论文被著名期刊引用超10万次;自然科学领域,数学学院的“代数几何”、物理学院的“量子纠缠实验”均为全球标杆。
每位教师的引用次数(99.2分):全球前五,2025年北大教师发表的SCI/EI论文中,40%被引用超100次,其中“人工淀粉合成”论文被《科学》《自然》引用超500次,“AI医疗影像”研究被150所高校纳入教学案例。
(2)学习体验
师生比例(96.2分):全球前15,体现了北大“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实行“通识教育+专业深化”模式,本科阶段要求修读“人文、社会、自然”三大领域的通识课,研究生阶段推行“导师制+实验室轮转”,确保个性化指导。
小班化教学:本科班级平均规模不足25人,研究生研讨班不足15人,如《量子力学》课上学生可参与教授的实验项目,《中国古代史》课上学生能接触北大图书馆的善本古籍。
(3)就业与结果
雇主声誉(99.6分):全球前五,华为每年在北大招聘超100人,看重北大毕业生“扎实专业基础与跨学科思维”的结合。
就业结果(97分):全球前20,毕业生去向多元化,30%进入学术机构,40%进入头部企业,15%进入国际组织,体现了“服务国家与全球”的责任感。
(4)全球参与
国际研究网络(83.2分):全球前30,与MIT、牛津等300所高校建立合作,“北大-MIT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的成果已应用于临床诊断。
国际学生比例(37.3分)、国际学生多样性(27.9分):有待提升,国际学生占比15%(全球知名高校平均30%),主要来自亚洲(韩国、日本),欧美学生占比不足5%。北大已推出“全球奖学金计划”,目标2030年前将国际学生占比提升至25%。
(5)可持续性
可持续性评分(70.6分):全球前100,体现了北大“绿色校园与科研的双轮驱动”。校园启动“2035碳中和计划”,太阳能板覆盖5万平方米,食堂使用本地有机食材;科研方面,环境学院的“大气污染治理”技术支撑“蓝天保卫战”,新能源材料研究的“高效太阳能电池”转化率达25%(国际领先)。
北京大学申请条件
北大的申请以“学术潜力+综合素质+家国情怀”为核心,拒绝“分数机器”,更看重“独立思考与社会责任感”,具体条件如下:
(1)本科申请
国内学生:
途径:强基计划(基础学科)、综合评价(综合素质优质者)、高考统招。
成绩要求:高考需进省前1%(如北京680+、江苏650+),强基计划需通过校测(笔试+面试+体能)。
国际学生:
课程要求:A-level A*AA(核心科目为数学/物理/文史哲),IB 38+(核心科目7分)。
语言要求:雅思≥7.5(单项≥7),托福≥110(单项≥25)。
关键材料:文书突出学术兴趣与实践(如参与考古实习、科技创新大赛),面试考察批判性思维(如“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影响现代社会?”)与家国情怀。
(2)研究生申请
学术背景:国内985/211 GPA≥3.8,国际前200高校 GPA≥3.7。
标准化考试:理工科GRE≥330(数学168+),商科GMAT≥720。
语言要求:雅思≥7.5(单项≥7),托福≥110(单项≥25)。
关键材料:科研经历需有论文/项目(如环境科学专业参与“大气污染治理”),推荐信由学术导师撰写,突出“独立研究能力”,研究计划需具体说明“研究问题、方法、预期成果”(如“双碳目标下的城市垃圾分类政策”)。>>预约专属顾问解读排名报告
排名榜单
北京大学2026QS核心指标得分表
| 维度 |
细分指标 |
得分 |
| 科研与发现 |
每位教师的引用次数 |
99.2 |
| 科研与发现 |
学术声誉 |
99.9 |
| 学习体验 |
师生比例 |
96.2 |
| 就业与结果 |
雇主声誉 |
99.6 |
| 就业与结果 |
就业结果 |
97 |
| 全球参与 |
国际学生比例 |
37.3 |
| 全球参与 |
国际研究网络 |
83.2 |
| 全球参与 |
国际教师比例 |
59.9 |
| 全球参与 |
国际学生多样性 |
27.9 |
| 可持续性 |
可持续性评分 |
70.6 |
总结
北大的“全球第14”,是“传统学科底蕴与新兴领域创新”的双重胜利——它用“文史哲经”保留中国文明的根脉,用“人工智能”连接未来的科技,用“就业与责任”培养“国家栋梁”。
👉 【立即咨询】 ,免费获取完整榜单与申请攻略,即刻启动你的名校申请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