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软科世界学科排名重磅来袭: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全球TOP50榜单新鲜出炉!
2025年11月18日,高等教育评价领域的专业标杆性机构——软科,正式对外发布了2025“软科世界学科排名”(ShanghaiRanking's Global Ranking of Academic Subjects,简称GRAS)。这一备受瞩目的排名,在今年的版本中有了显著变化,新增了人工智能、机器人科学与工程两个前沿学科,使得排名所涵盖的学科总数达到了57个,全面覆盖了理学、工学、生命科学、医学以及社会科学这五大关键领域。>>预约专属顾问解读排名报告
GRAS的排名范围极为广泛,其排名对象囊括了全球3000多所大学。经过严谨的评估与筛选,最终发布的榜单展示了来自92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所高校的近2万个学科点的排名情况,为全球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数据支撑。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全球格局
2025年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全球TOP5竞争中,中国高校(含香港)占据3席,与欧洲传统强校形成“双雄并立”态势,各高校的优势领域精准契合全球交通“智能化、可持续化”的发展趋势:
全球第1:香港理工大学(中国香港,196.9分)
作为“全球智能交通的标杆校”,香港理工大学在智能交通系统(ITS)、可持续运输、物流优化领域领跑全球。其研发的“AI智能交通管理平台”整合了香港及大湾区1000+个交通节点数据,实现拥堵时长降低20%;“绿色物流供应链系统”被国际物流与运输学会(CILT)纳入“全球zui佳实践”,成果服务于顺丰、DHL等跨国企业,是“产研结合”的典范。
全球第2:北京交通大学(中国,192.4分)
被誉为“中国轨道交通黄埔”,北京交通大学在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规划领域拥有“全产业链优势”。学校深度参与“复兴号”高铁核心技术研发(如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牵引供电系统),其“轨道交通运行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全球高铁技术的“创新高地”;参与设计的北京地铁、上海地铁线路覆盖全国80%以上的轨道交通网络。
全球第3: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荷兰,186.1分)
欧洲“交通工程鼻祖”,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在道路与桥梁工程、交通建模、可持续运输领域传承百年优势。其“智能自感应路面”(嵌入传感器实时监测路况)已在荷兰试点,支撑智能交通信号调整;“电动车辆充电网络优化技术”为欧洲10+国的电动汽车推广提供核心支撑,是欧洲可持续交通的“技术引擎”。
全球第4:东南大学(中国,181.2分)
聚焦智能交通、交通大数据、车路协同,东南大学是“中国数字交通的开拓者”。其“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系统”在南京江北新区实现L4级开放道路测试,支持50+辆自动驾驶车辆规模化运行;“全国交通大数据平台”整合30+城市数据,为“数字交通”国家战略提供精准决策支持。
全球第5:同济大学(中国,173.5分)
以道路与桥梁工程、城市交通规划、绿色运输为核心,同济大学是“中国城市交通的设计师”。参与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全球最大枢纽之一)规划,其“城市拥堵治理模型”使上海核心区拥堵指数下降15%;“氢燃料电池公交动力系统”支撑上海“零排放公交”计划,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内地高校表现
在本次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全球TOP50中,中国内地高校占据22席(占比44%),香港高校占据4席,合计26席(占比52%),形成“内地+香港”的协同优势。内地高校的核心亮点可概括为三大方向:
(1)“轨道交通”:垄断全球前茅梯队
北京交通大学(全球第2)、西南交通大学(全球第11)、大连理工大学(全球第41)等校在高速铁路、磁浮技术领域形成“全链条优势”。例如西南交通大学的“高速磁浮试验线”(时速600公里)、“高铁轨道扣件系统”均达世界前茅,支撑中国高铁“走出去”;大连理工大学的“轨道交通桥梁抗震技术”解决了高烈度地区高铁安全问题,应用于京哈高铁等工程。
(2)“智能交通”:交叉创新引领潮流
东南大学(全球第4)、清华大学(全球第6)、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全球第25)等校将AI、大数据与交通深度融合。清华大学的“智能交通信号系统”可实时调整信号灯时长,使深圳路口通行效率提升25%;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车联网通信技术”为智能交通提供“底层安全支撑”,成果应用于比亚迪、特斯拉等企业。
(3)“综合交通”:多模式协同显优势
同济大学(全球第5)、浙江大学(全球第12)、长安大学(全球第29)等校在道路桥梁、城市交通、公路运输领域形成综合优势。浙江大学的“智能物流调度系统”提升阿里巴巴物流效率30%;长安大学的“高性能沥青路面技术”支撑中国高速公路网建设,“公路养护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预约专属顾问解读排名报告
2025软科世界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全球TOP50
| 排名 |
学校名称 |
地区/国家 |
总分 |
| 1 |
香港理工大学 |
中国香港 |
196.9 |
| 2 |
北京交通大学 |
中国 |
192.4 |
| 3 |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
荷兰 |
186.1 |
| 4 |
东南大学 |
中国 |
181.2 |
| 5 |
同济大学 |
中国 |
173.5 |
| 6 |
清华大学 |
中国 |
172.3 |
| 7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中国 |
166.3 |
| 8 |
悉尼大学 |
澳大利亚 |
154.1 |
| 9 |
南洋理工大学 |
新加坡 |
151 |
| 10 |
香港大学 |
中国香港 |
148.6 |
| 11 |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 |
148.4 |
| 12 |
浙江大学 |
中国 |
147.7 |
| 13 |
伦敦大学学院 |
英国 |
142.2 |
| 14 |
新加坡国立大学 |
新加坡 |
141.4 |
| 15 |
香港科技大学 |
中国香港 |
135.7 |
| 16 |
中南大学 |
中国 |
132.3 |
| 17 |
上海交通大学 |
中国 |
131 |
| 18 |
北京理工大学 |
中国 |
129.5 |
| 19 |
中佛罗里达大学 |
美国 |
129.2 |
| 20 |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 |
美国 |
128.1 |
| 21 |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
瑞士 |
127.9 |
| 21 |
明尼苏达大学-双城 |
美国 |
127.9 |
| 23 |
香港城市大学 |
中国香港 |
126.3 |
| 24 |
南佛罗里达大学 |
美国 |
123.4 |
| 25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中国 |
122.5 |
| 26 |
中山大学 |
中国 |
122 |
| 27 |
电子科技大学 |
中国 |
121.3 |
| 27 |
利兹大学 |
英国 |
121.3 |
| 29 |
长安大学 |
中国 |
120.7 |
| 30 |
根特大学 |
比利时 |
120.5 |
| 31 |
新南威尔士大学 |
澳大利亚 |
120.4 |
| 32 |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
加拿大 |
120 |
| 33 |
查尔姆斯理工大学 |
瑞典 |
119.7 |
| 34 |
昆士兰科技大学 |
澳大利亚 |
119.5 |
| 35 |
深圳大学 |
中国 |
118 |
| 36 |
滑铁卢大学 |
加拿大 |
117.1 |
| 37 |
北京邮电大学 |
中国 |
116.8 |
| 37 |
莫纳什大学 |
澳大利亚 |
116.8 |
| 37 |
慕尼黑工业大学 |
德国 |
116.8 |
| 40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国 |
116.7 |
| 41 |
大连理工大学 |
中国 |
116.5 |
| 42 |
麻省理工学院 |
美国 |
116.4 |
| 42 |
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 |
美国 |
116.4 |
| 44 |
华中科技大学 |
中国 |
115.7 |
| 45 |
丹麦技术大学 |
丹麦 |
114.5 |
| 46 |
大连海事大学 |
中国 |
114.3 |
| 46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中国 |
114.3 |
| 48 |
重庆大学 |
中国 |
113.1 |
| 49 |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 |
瑞士 |
111.9 |
| 50 |
普渡大学-西拉法叶 |
美国 |
111 |
👉 【立即咨询】 ,免费获取完整榜单与申请攻略,即刻启动你的名校申请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