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美国高校接待新生报到的时间。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带来的不只是学习内容、方法的变化,还有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的改变。高校帮助新生尽快适应这些变化,将为他们整个大学生活甚至一生带来很大影响。然而,对于大多数国内高校来说,大学的新生教育,目前还仅仅局限于拉个横幅、摆个摊位、开个迎新会这些简单的“表面文章”。
在这方面,美国高校接待新生的一些传统做法值得我们借鉴。美国高校的Orientation意为“新生向导”,就相当于我国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实施得早的从高中阶段开始,但通常是在新生入校时。它被视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起点,其成效直接关系到学生注册率、留生率(不转学不退学学生的比例)和学生满意度。
第一波攻势4月“打响”:
美国高校接待新生的“新生向导”模式归纳起来可分为三类,分别是:安排在4月的入学前模式(The Pre-enrollment Model),安排在第一学期前期的新生周模式(The Freshman Week Model),以及安排在第一学期或整个学年的新生课程模式(The Freshman Course Model),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往往可以联合采用。
为了争夺生源,美国部分高校把“新生向导”提前到入学前的4月进行(4月30日是决定接受录取的最后日期)。既面向已录取的学生,又面向那些决心未定、忙于择校的生源;既针对新生本人,又针对其家庭成员。
形式从大规模的校园参观,到小型的团体会议。内容包括向学生和家长介绍学校服务,帮助学生进行学术和生活方面的调适,提供与教师、员工、老生的谈话,提出专业选择和第一学期/学年课程的建议等。由于项目启动早,学生可以及早体验大学生活,消除择校的迷茫,还扩大了高校的知名度。作为战略性招生计划的一部分,入学前的“新生向导”是学校对外宣传和吸引学生入学的手段之一。
在这期间,高年级学生会带领新生熟悉校园环境,包括如何用餐、如何使用洗衣机、如何在图书馆下载打印文件,甚至还会带新生到教学楼“踩点”。
开学前一周先办“新生周”:
“新生周”是美国高校接待新生最主要的模式。被美国高校录取的学生,除收到从学校寄来的“套餐”外(包含时间安排、课程介绍、学院概况、学校概况、导师介绍等相关信息),通常会被邀请在正式开学前到校参加一个重要活动,即“新生周”。
“新生周”既有学校组织的活动,也有学生会、院系组织的活动,学校和学生会的活动偏重生活,院系的活动偏重学业,内容无微不至:作为新生咨询顾问(First-year Advisory Counselor)的高年级学生将带领新生熟悉校园环境;丰富的社团活动可供新生自由选择,有为热爱艺术的新生提供的艺术活动,为热衷户外运动的新生提供的户外活动,还有要求国际留学生参加的留学生活动;残障事务办公室(Disability Office)会针对残障学生,专门组织“向导”活动;除校长的“官方”讲话和致辞外,新生还可以在同学业导师(Academic Advisor)的自由谈话中具体了解到如何使用选课系统,如何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力合理安排第一个学期的课程,以及将来的专业选择方向和职业生涯规划。在“新生周”上结交的校友和老师,可能成为大学时代乃至一生中最亲近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