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新东方前途出国从来不缺少名校的offer,2012年美国本科早申请中,又一位女生获得了哈佛的录取。她的录取梦校指导李虹桥老师强调名校不会看走眼,申请名校既是公平的竞争也是非常磨人的过程,修炼内功和独特的申请策略必不可少。她的哈佛路到底是如何炼成的?我们从中能借鉴什么?
主持人:各位网友好,这里是前途出国人物访谈。今年美国大学申请竞争格外激烈,入学标准也水涨船高。名校申请更是难上加难,不过申请竞争再激烈也挡不住精英学生们走进学校的步伐。最近新东方前途出国捷报频传,截止到12月17号,美国本科部出到了近三十份来自顶尖大学的Offer,让我们来看一下都有哪些大学:哈佛大学1名,耶鲁大学2名,哥伦比亚大学1名,加州理工学院2名,宾夕法尼亚大学2名,芝加哥大学2名,达特茅斯学院1名,布朗大学2名,约翰·霍普金斯大学2名,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1名,康奈尔大学2名,西北大学2名,卫斯理学院1名,圣母大学8名,这些院校有多难申请,竞争有多激烈,相信关注美国留学的同学们应该都懂得。今天我们就邀请到指导学生进入哈佛大学的录取梦校顾问,同时也是宾大的校友,新东方前途出国美国本科部的总监李虹桥老师。虹桥老师您好!
李虹桥:您好!
牛人是自己炼成的
主持人:先请您介绍一下那位同学的情况,这位被哈佛大学录取的学生到底是什么样的牛人?
李虹桥:这个访谈叫哈佛是怎样炼成的,这个听起来比较蒙人。好象是一个哈佛是被我们炼成的,其实不是这个样子的。我觉得,实际上我们做留学申请,做录取梦校的指导,并不是我们把这个孩子从零打造到什么哈佛,其实真正把她炼成为哈佛的人,是她的父母,她所在的小学,她所在的中学,以及所有帮助过她的人,最主要的是她自己把自己炼到哈佛去了。所以我觉得首先我们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我们实际上只是在录取梦校的路上,给她合适的,及时的指导,帮助她进入她应该值得去的那个学校。就像她拿到录取之后,我给她邮件第一句话就是你值得去这个学校,而不是说我们通过方法或者技术把一个并不配得上这样学校的人,硬 塞到这个学校里面去。所以我觉得应该是她自己把她自己炼到哈佛去的。这个学生的实力非常强,她是一个重点高中的学生会的领导,她的学术水平很强,拿到过两次国际比赛的大奖,同时她也是学校很多活动的组织者,是学校女子篮球俱乐部的创始人,篮球打得也很好。然后她的SAT的成绩是2300+,托福成绩是110+,我觉得这两个分数基本上符合能够被哈佛这样的学校录取的一个基本分数线,但我觉得这个对于很多在早申请以至于常规申请的时候在面对哈佛那些候选人当中其实都是差不多的。我也知道很多其他的想要问鼎哈佛的同学,他们所谓的硬势力比我们当初预想的要强,包括分数、奖项、荣誉、活动。这个学生她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的英语,特别是她英文写作的水平,我觉得她是我这些年所见到的中国学生里面英文最好的,不能说之一,就是最好的。所以我觉得这是让我感到很惊讶的一个事情,出国评估之后的话,我感觉这个学生哈佛基本上是有戏的,所以做的过程当中信心还是蛮足的。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其实我并没有帮她去写东西。我觉得我所起的作用其实不大,坦诚地讲,我觉得我只是帮助她,第一找到了她最应该呈现的那个点;第二呢,我觉得呈现的过程当中,我帮助她理清楚了一些思路,仅此而已。
冒险的申请策略
主持人:您还是有点谦虚的。
李虹桥:真的是这个样子的。她的文笔很好,她的英文我觉得在定制申请策略的时候,在做策划的时候,我觉得也算是一个小小的冒险,或者像是一个赌博,就是硬实力而言,我丝毫不担心她是不是合格的,她一定是合格的。那么在主打哪张牌上面,牌和牌之间怎么样去衔接,怎么样组合的时候,我觉得我就是要突出她的英文非常好的这一面。那么在哈佛这个essay的时候,她写了一个很难表述清楚的,很挑战的一个题目,就是关于中国的古典艺术。但是她是我见过的学生里面能把这个事情讲得很深,并且讲得很清楚的人。所以我觉得我也在考虑是不是哈佛一定要要那种志愿者呀,或者是学生领袖,或者是胸怀大志,所谓的冒险或者所谓的策略上,赌博就在这一点,因为在哈佛的网站上,我找来找去,我发现了一篇非常重要的文章,其实里面讲的一句话很重要,就是我们哈佛并不一定总是要找未来拯救华尔街的人或者是未来拯救世界的领导者,我们也需要在新时代下的荷马,新时代下的狄更斯,爱默生这样的人,所以我觉得她很文采斐然的,对人文方面的非常到位的超越她年龄认知能力的这样一种理解,是一个完美的呈现了她的特点,并且把她和其她的很多中国学生区分开来的一个重要一点。
另外一点我们在她整个的申请文书当中选择的时候,在我们帮助她过她自己的故事,条件以及可以选择的题材的时候,我觉得我们没有去瞄准那些很大的东西。觉得作为一个实力比较强的同学而言,吹嘘变成一种多余了。我觉得她的简历等等就应该可以说明问题了,所以我们会选择一些温暖的东西,选择一些能够表达她的爱的东西,作为她的申请文章的一些主题。我觉得可能从这两个方面能够去让她能够成功地和哈佛大学的AO进行对话,凭借她自己的实力,她自己的文笔能够去拿到这样一封录取信。

高手对决:多样性和真诚取胜
主持人:但同时我也有一个疑问,因为她的竞争者也同样优秀,她可能还有一些很独特的素质,您能不能再详细地讲一下,她申请能够成功还有没有其他的一些因素在?
李虹桥:其实呢,在这个层面,一群很优秀的人最后能拿到录取的这个圈子里面的时候,实际上他们靠的是多样性取胜的,而不是绝对的可以数量化的孰优孰劣,实际上是靠多样性来取胜的。在她至少我觉得从她的文章的选题,以及她的英文的文风、结构、遣词、造句各个方面,在我所带过的中国学生里面——我觉得首先有一点,她并不需要去PK掉其她国家的人,她只需要PK掉中国的学生就可以了——因为我觉得从这个方面而言的话,她的的确确是能够超越我所见过的一些中国的学生的,所以我觉得这点对她而言是蛮重要的。另外我觉得她的特殊性可能对温暖和爱的强调是很重要的。她并不是一定要讲那种大爱或者是志愿者这种,中国学生往往犯了一些错误,就是居高临下的这种爱,屈尊式的施舍的爱,其实她讲到就是身边的很小很小的事情。她讲了自己的很真实,我觉得她的文章显示出来的信息非常非常真实的她,她自己的苦恼,她自己的的领悟,她自己对于什么是爱,什么是感恩的理解,我觉得这些其实是更能够比一些很流于表象的文书(打动人),能够用一颗很真诚的心灵去打动人,所以我觉得这点是很重要的。其实有的时候申请就像广告一样,有的时候是理性诉求,有的时候是感性诉求。有的人可能更多偏向理性诉求,我有这么多的奖,我有这么高的分,我很优秀,我吹嘘自己多么优秀,然后用一些数量化的思维方式,我一个奖学金,我一个学生会的主席,加上一个什么什么,加起来等于前五名的录取。其实这个只是作为你的一个方面,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你的感性方面的诉求。所以很多人其实都觉得自己是很理性的,其实往往做决定的那一刹那是你的感情在帮你做决定。
独特性源于心灵的力量
主持人:我前些天和一个哈佛大学毕业的女孩子聊过,她也帮助学校处理过一些申请的事务。她就说申请的时候真的是很残酷,首先你要达到学校硬性的标准,首先你成绩要好,然后主要是看文章,就是我们说的文书,他们说其实有很多千篇一律的,看的他们头很大,能吸引他们的就是一下子能抓住他们的文章。
李虹桥:非常重要,就是独特性的东西。独特性并不一定指的你选题上独特性。因为在选题上你几乎已经没有太多的独特性而言了,你所讲的每一个故事,都已经有无数个人讲过了。所以很多同学的申请就有一个误区的,而且(说)老师我一定要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没有人讲过,你很难做到这一点。当然如果有的话,当然是最好的了。因为可能所有人都在寻求多样性和差异性。哈佛的人也讲得很清楚,他里面讲了一点,就是我要讲的,looking for unusual circumstance,就是说超越寻常的你曾经生长过的环境。但是我相信在中国,在城市,很的同学可能并不能说我自己有过unusual circumstance因为大家可能在一个非常模式化,千篇一律的环境下一步一步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中间上过N多的辅导班,请过N多的家教才会成长起来的。我觉得在选题上区分性不大,主要是在对于一个事件的理解。就是文如其人,文如其心。我觉得所谓一下子被抓住了,可能就是你的这种心灵的力量,你用你的文字去表达你心灵的力量的能力,以及方式,通过字,一个一个字体现出来,去拿到对方的一个认可。我觉得说起来是很简单,很简单的。但是很多很多的事情在这个当中,在所谓的基础层面吧。
申请是一个很熬人的打磨过程
主持人:对,我觉得您刚才说文如其心我觉得特别好,但实际上现在文书对于中国的留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比较敏感的事情,因为我们实际上并不讳言很多大学也都知道,中国的学生在留学的时候会请一些留学顾问,去帮他们润色。你怎么去指导这个学生写文书呢?

编辑进入视频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bzD9NxP1MLI/
李虹桥:比如说在国外我是一个学生,我写的东西,我请你帮我润色一下,这个是蛮正常的;但是你如果说,你全帮我写了吧,都不是你的故事,不是你的人,那这个是不正常的。所以所谓的造假,我觉得什么都没有,让别人帮他做,这个才是造假。那么就从润色的角度而言,我觉得其实你的句子是不是很顺,用词是不是很准确,我觉得即便是国外的学生也会拿出来让一个更有经验的人去帮他过一下。但是他们之间会共同遵守一个底线就是polish的过程要以真实性为前提的。举个什么样的例子呢?好比你给了我一张桌子,可能我会把桌子的面打得更光一些,这个没有问题,看起来更漂亮,桌子还是桌子,但你说如果经我手一处理之后,桌子面变成真皮的了,这就有问题了。或者说你弄一个黑箱,开一个奥拓进来,出去以后,(变成)四个圈成奥迪了,这是不对的。所以第二在这种我不帮他来写东西怎么去coach他,或者我已经告诉你答案了,我们今年主要的一个技术就是coaching的技术,就是像教练一样。一个文章的结构、选题、思路讨论清楚。然后的话,帮助他协助他的思维方式,去定下来他自己真想写的、最想写的、最能够写好的东西,而不去强迫他。这里面会有争论,但是你不要去强迫他。然后呢,去指导他,去做他自己的文书。我觉得这就是我们想的coaching,但这个里面也是很复杂的,并不是我说这样那样,就去做了。因为这里面所谓复杂就复杂在沟通过程当中。这种沟通过程当中,他非常需要的就是录取梦校指导或者留学顾问的经验,他的修养,他的英文的造诣,他的知识面,以及他和学生的沟通能力,以及学生本身他自己是否愿意去承受一遍一遍的修改,他是否愿意能够承受而不去放弃,去反复,不断地否定自己,他是否愿意承受我给他的这种有时候不客气的批评。但是这个过程实际上一切都是为了学生能够把他心里面、他身上最美的东西展示出来的过程,所以这个过程很痛苦,很熬人,也不是轻松的实际上,但是如果你要想去最好的学校的话,如果你从硬条件来说的话,已经满足的话,那么这是你唯一的选择。
名校的眼睛是贼亮的
主持人:实际上我听您讲,它有点像写毕业论文。
李虹桥:有一些相似的地方,但这个地方更有一点可能比毕业论文还残酷,毕业论文学术上的东西。这个是关于他自己的identity,有的人他就否定他自己,有的时候他会说,我只泛泛的,不一定指这个案例。他会觉得我首先呈现出最好的东西,到头来在我看来呢,我觉得这个事情是你没必要讲的。他可能努力讲了很多东西,他觉得自己很伟大,可是我会根据我的经验,我会告诉他,其实这是一个无用功。所以可能有的时候学生会否定自己,当然更多的时候他会去挑战他自己。但是恰恰在整个申请的过程当中,敢于承担责任的学生,敢于承受这种痛苦的学生,他会逐渐的在这个长跑过程当中,他没有掉队。有些学生就很快就掉队了,有的没进来的时候就掉队了。有的虽然不掉队的话,但是还是抱着一个big ego很大的自我。这个时候又会有问题,因为他并不能够做到真心的去倾听别人的意见,他会抱着一个很窄的一个世界观,觉得自己就是对的。而这个沟通成本是非常高的,但这个时候你又会发现实际上就像我跟那个学生讲的you deserve,实际上就是说性格、学识等等决定他的命运。你懂吗?从这点而言,其实是蛮公平的。你能够努力到什么程度,实际上他所确定的你大概结果会在在什么程度。所以这个时候我觉得有人去讲是不是你们出国咨询公司有了钱,不好的学生也到最好的学校里面去了,我们没有那么厉害,最好的学校的眼睛是雪亮雪亮的,是贼亮贼亮的。至少我觉得哈佛在中国录了这么多年的学生,他没走过眼,我认识那几个学生,我觉得都是很强的人。所以从这个方面而言,你听美国大学在讲中国的中介也好,中国学生也好,在造假,实际上我觉得从名校的层面而言,他们选人的标准,最后的结果还是蛮客观的。所以我们并没有做,把一个C的学生扔到A+里面去了,我们想扔,但他也进不去,可能在整个跑道上面C的学生——我指的暂时的C,不是永远的C,我没有任何歧视的意思——因为他现在的分数的确不高,或者说他准备的考试时间很晚,或者说大部分中国学生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下面其实只有少数的中国精英的高中能为学生创造这么多的机会,大部分中国的学生可能还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小的世界。所以这时候你真的没法把他们放到A+里面去。但是他去到美国的大学,那么他即便去到C的大学,C的大学并不是那种看不见的大学,美国的大学都很好的,而且现在的形势基本上你是合格,你都能够去到美国前一百,前七十,前八十,很多这样的大学和文理学院,但这些学生你会发现去了之后的话,他的成长也是非常快的。因为一旦到了适合他去发挥他自己的天性,那个空间的时候,很多学生潜力就会发挥出来了。所以我觉得,如果对自己我们前途出国所做的事情下一个定论的话,我觉得其实是一个蛮公平的,在做一个这样的事情。
主持人:我现在听您的意思,咱们做的凭借自己的一些经验对他们进行一个指导。但是具体学生能走多远,还是要看他们自身的努力还有实力。
李虹桥:对了,我觉得学生的实力和自身的努力是无比重要的。
9个月的时间该做什么
主持人:对,这才是最最重要的事情。您觉得这位同学被哈佛录取的案例,对于咱们2012年名校申请有什么指导意义?
李虹桥:其实也不能说指导意义,就是借鉴的意义或者提一个醒吧。就是主要的还是要依靠你自己,你不要对于外部的力量有太高的奢望。最后把你送到这样的学校,一定是你的修养,你的精力,你的经验,你的人格的魅力,一切都是你内在的东西。所以如果有十个2300的学生放到我的手边,我绝对不会把十个人统统送到这样的学校里面去,一定是只有几个,他真正的经历和才华能够打动我,按照我的经验指导会和别人是截然不同的。他才能够去到这样的学校里面去。这点无比重要,所以如果说指导意义的话,我觉得就是四个字,修炼内功。
主持人:对,能把自己送进名校的最终还是自己。
李虹桥:修炼内功,这个无比重要的。
主持人:还有一些其他的您和网友们要分享的吗,其他的一些建议?
李虹桥:我觉得在这个时候的话,特别是13年要录取的学生,可能比较重要的事情一个是你的在校的学习成绩,因为有的学生可能经过了一年的托福和SAT的学习,可能他的成绩有所下滑。在即将到来的考试里面,一定要保住你的成绩,保住你的排名。
第二我觉得就是看似还有9个月的时间,到申请,实际上这9个月转瞬即逝的,你所有考试的机会不多了。所以珍惜每一次的考试吧,尽可能早一点的把SAT或者托福的分数考到位。
第三尽早地来和我们接触,来开始去互相了解,比如昨天我和一个在国外人大附的学生接触,现在在国外交换一年,然后我和他的家长已经接触过几次了,就在讲座的时候,8月份的时候我就告诉那个学生,我说你要出国去读高中的时候,做交换的时候,你要做哪几件事情,他父亲就记下来了,然后他昨天过来,我们见面的时候告诉我,他已经在做的这个事情。我问了一下他的进展,包括他的进步,我觉得我就可以告诉他,你没有问题,你的前三十,是肯定一点问题都没有的,如果你进前三十学校的话,但是如果你还是想冲更高的学校的话,你还缺什么。然后我们就确定下来一个合作的关系。可能我就要逐渐地去和这个学生去建立一个联系,去了解他。所以这9个月其实这点是蛮重要的。
主持人:对,非常感谢您做客我们的节目,和网友们分享炼成哈佛的心得。
李虹桥:不是我炼成的,是学生自己炼成的。
主持人:您是点石成金。
李虹桥:谢谢,过奖了。
主持人: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申请名校的心得,或者是想和李老师有一个直接的交流呢,可以跟李老师进行电话沟通,邮件沟通,或者直接去听李老师的讲座都可以。
主持人:感谢各位网友收看本期节目,咱们下期节目见!
如有美国本科留学问题,欢迎发送邮件。李虹桥老师邮箱:lihongqiao@xdf.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