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对德国美食的印象,很多人印象里就是烤猪肘、香肠,绝对“大份”!
以前看动画片《大盗贼》,里面霍真普洛兹老爷最爱的食物,就是香肠、土豆和酸菜。
那吃起酸菜的架势,差点让我以为是个正宗的东北人!这德国人怎么整得跟东北那片似的,这么爱吃酸菜呢?
酸菜在德国人生活中非常重要,平均每人每年要吃掉10公斤的酸菜。在欧洲,酸菜甚至成为了德国人的代名词。
中国东北地区同样有腌酸菜的传统,同样都是为了延长食物的保存期限。在当时大雪封山的特殊时期,酸菜成为了重要的营养来源。
德国酸菜通常用圆白菜或大头菜加入香叶、芥末子腌制,这样腌制出来的酸菜酸味十足。制作“葡萄酒酸菜”时还可以加一些白葡萄酒发酵。
和肉类一起搭配时,能降低不少油腻感,让每一口肉都保持刚入口的鲜嫩,要是不加酸菜,这肉的香味儿可就少了一半!
另外,德国还有大名鼎鼎的德国猪脚,也叫德国咸猪手、德国蹄髈等。
德国猪脚堪称一道享誉世界的名菜,也是德国人的传统美食之一。
炭烤猪脚一般会佐以葛缕子及大蒜一起浸泡或预先煮过,再烤到表皮酥脆,搭配芥末酱、辣椒一起上桌。烤制后的猪脚皮香肉厚,脆而不干的外皮最具嚼劲。
德国香肠种类繁多,几乎各地区都有自己的代表性香肠,而且尺寸大小、颜色深浅、味道咸淡各有不同。
估计德国香肠多达1500多种,其中仅水煮小香肠就有780多种,有名的有德国碎肉香肠、德
国下午茶香肠等
,是德国人佐啤酒的最爱。
德国人最常见的吃法就是配上德国酸菜和面包,当然也有搭配浓郁的酱汁或者炸香肠或者做沙拉。德国香肠传到美国,就变成了著名的快餐食品——热狗。
不得不提的还有德国的啤酒。德国人非常爱喝啤酒,德国啤酒被分为20多个种类、1500多个品种,由于酿酒配方的多种多样性,所以产生出如此之多的啤酒种类也就不足为奇了。啤酒配香肠、猪手是最经典搭配。
在德国喝啤酒最厉害的当数巴伐利亚人。巴伐利亚洲拥有1052家啤酒厂,为德国最多,其首府
慕尼黑的10月啤酒节可称得上是一个誉满全球的节日
。
波兰人喜欢吃面食,
波兰饺子(Pierogi)是波兰家庭日常的主食,是最流行的食物。
传统波兰饺子馅有酸菜蘑菇和土豆芝士洋葱,一般在圣诞夜吃
,因为根据波兰的传统,这一天他们必须吃素食。
波兰饺子还有甜的,
夏天人们将时令水果包进饺子皮,比如越桔或者草莓,还有非常特别的波兰豆腐奶酪馅。
每年8月,波兰古城克拉科夫都会举办饺子节,吸引着成千上万游客参加,平均每天要消耗掉3万个饺子。
如果说饺子在波兰餐桌上最多算老二,老大则是号称波兰国菜的酸菜——毕高斯(bigos),又叫酸菜乱炖。这道菜在中世纪就已经出现在波兰人的餐桌上了,如今更是漫长冬季里的波兰主菜,而且是圣诞节第二天“节礼日”的必备菜肴。其做法就是把多种腌过的酸菜和肉类混在一起炖,闻上去香气扑鼻!
每一个做 “Bigos”的人可以随意选择什么样的肉类、蔬菜或者香料来和酸菜组合。所以波兰有句俗语:“如果有两个波兰人,就会有三种波兰酸菜。”
提到瑞士传统美食,第一个应该了解的就是奶酪火锅,它算得上是这个国家的经典美食。和中国的火锅不太一样的是,瑞士的火锅锅底采用了融化的奶酪,用当地的面包蘸上融化的奶酪一起食用,再配上白葡萄酒、杜松子酒或是红茶,化解奶酪的稠腻感,将奶酪的奶香释放出来,绝对算得上是一顿美味佳肴了。
瑞士还有一个很有名的东西,那就是巧克力。
瑞士是世界上巧克力消费量最高的国家,最高记录为2001年人均消费巧克力12.3公斤。
牛奶巧克力是在瑞士发明的,因为调节牛奶的温度非常困难,虽然欧洲各地都对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一直没有成功,后来,瑞士人达尼尔·彼德于1875年发明了制作方法。事实上,大部分瑞士本地人消费的都是牛奶巧克力,与比利时黑巧克力相比,牛奶含量较高,糖含量较高,而可可的含量相对较低。
捷克到处都充满着浪漫和现实又夹杂着一丝文艺的气息,各种建筑风格和人文特点,仿佛就像童话世界一般。
首都布拉格更是完整的保留了历史的遗迹,整个城市都被认为是世界文化的遗产。
捷克人的饮食以猪肉为主,日常民族饭菜是猪肉排、甜酸菜和馒头片。如果在当地你要问捷克的传统美食是什么,不二的回答就是:烤猪肉配酸菜和馒头片。搭配酸菜消除烤猪肉的油腻,同时香脆的感觉真的很刺激味蕾。
捷克还有个代表性的特色美食,就是猪肘,重达一公斤的猪肘是肉食者的天堂。
猪肘经过腌制后,再由厨师用木火烤熟,表皮金黄中透出浓浓的橘红,通体闪烁着晶莹的油光。厚厚的猪皮层次分明,最外一层大约半毫米,是直接与火接触到部分,但却丝毫不糊不焦,酥脆有嚼头。
美食不离酒,捷克人嗜酒。在捷克人用餐时,啤酒的重要性不亚于主菜,所以来到这里,就不能不尝试纯正的捷克啤酒了。除了著名的皮尔森啤酒和百威,还有很多小型的啤酒厂出的都很不错,可以尽情的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