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简称为港大(HKU)是香港第一所大学,由1887年成立的香港西医书院及香港官立技术专科学校合并而成
,于1911年在香港岛正式创立,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高等教育机构。建校初期,香港大学规模极小,自1912年3月11日正式开学,到1916年12月举行首次毕业典礼,仅有23名毕业生。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香港大学一度处于瘫痪状态,1941年教学全面中止;1948年4月9日复校后,秩序重建与结构转型并举,学校步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先生为香港西医书院首届毕业生
缘于殖民地的特殊性,香港大学自创校以来始终采用英语教学,其学术研究多可与欧美无缝对接、良性互动,也得益于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以医学、商科、人文、政法等领域见长的香港大学都是中国高等教育界一面独特的旗帜,享誉亚洲乃至世界
西方列强争相在中国成立大学,时任港督卢押认为英国同样需要在香港设立一所大学,一为与其他列强竞争,二来让中国人(尤其是香港人)认同英国的价值观,抗衡其他列强文化理念,便于英国向华南拓展势力、巩固其在整个香港的统辖管治。而清政府两广总督和省港工商界亦觉得成立大学有助中国人学习西方的科技,使中国自强,遂默许并予以支持
1910年3月16日主持大学的奠基仪式
在英国政府和其他香港英资(如汇丰银行)支持下,卢押最终筹得足够资金筹建大学,于1910年3月16日主持大学的奠基仪式。
1911年港大成立,1912年举行了正式的创校典礼。
因卢吉认为当时中国社会不适宜接触西方的人文价值观(如共产主义理念),大学最初模仿利物浦大学的制度,重理工而轻人文,故只设三个学院:医学院、工程学院及文学院
1916年12月举行第一届毕业礼
有23个毕业生及5个荣誉毕业生
1927年,港大中文系成立
邀得前朝翰林赖际熙、区大典等执教,加上其时又有富商邓志昂捐款建立中文学院、冯平山捐款建立中文图书馆等,涌起了一股重视中文教育的潮流
1941年因香港沦陷,本部大楼遭炸毁而停办,至1945年复办
1961年,香港大学举行50周年校庆
此时学生总数超过2000名,是1941年的四倍
1982年,香港大学牙医学院成立
以Prince Philip Dental Hospital为基础,香港大学牙医学院成立,其至今仍是香港地区唯一的牙科专业高等教育机构
1989年后政府推行大专教育本地化
使多数香港人不用远赴英国读大学,也为主权移交中国作准备
1992年,拓展和海内外大学和研究所的学术交流
主权移交后,虽数次被校政风波困扰,但大学逐渐由专注于教学过渡为教学和研究并重,并拓展和海内外大学和研究所的学术交流,犹以医学研究(如SARS病毒研究)最盛。
截至2013年9月,香港大学有教授1070名,其中两院院士8人,博士及其以上专业学历的教师占94% ,有125名教职人员以其著作被引用次数计算,获评为世界前1%顶尖科学家
截至2014年,香港大学下设10个专业学院,另有研究生院、专业进修学院、数码港学院等数十个独立机构。
自由
这里自由不止是指学术自由,言论自由,而是学生选择的自由。
除了医学院,入学后基本上其他任何专业你都有转读的自由,当然也有每个faculty各自对GPA和performance的要求了。港大以小班教学为主,人数不多,课堂内容详实,且十分注重师生间的互动。得益于班级的大小,在课堂上教师随时都会向学生提问,他们非常鼓励学生问问题。同时,团队协作成为日常学习中的重要一环,在香港大学的课程中,需要团队共同合作完成的比例很大,这对提升交流、合作能力十分有效。
港大没有强制性要求学生上课的措施,更不靠点名保证出勤率,保证学生出席率最好的方法就是提升自己课程的质量,自然地吸引学生来上课。港大采取的是渐进式的教学模式,淡化了期末考试的重要性;为了更加合理地评价一名学生的水平,老师平时会留一些很有针对性的作业,其目的是考察学生跟随课程学习的进度。这种渐进式教学方式既可以保证学生平时的学习质量,又给了学生充裕的自由可支配时间。
尊重
学校对学生隐私权的尊重和维护。
学校设有专职的心理辅导员,为学生做心理咨询和辅导,心理咨询是Cedars(学生资源与发展中心)免费提供的,根据不同的需要可以选择不同专长的心理咨询师,并且绝对保证对学生隐私权的尊重和保护。比如学生由于身体原因需要申请休学,因为这个问题满心不安的去去见教授们,并打印了医疗记录想当作凭证(supporting document),但是最后教授会说:“这是你的医疗记录,属于你的隐私,我们没有权利看“
港大十分重视评教,这也是港大的老师教学质量普遍比较高的原因之一;对于一门课程,不仅主任老师要被评教,助教也要被评教。学校的管理部门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负责学术的教授和老师,一个是负责服务学生的管理部门,两个部分平行运行,各司其职,互不干涉;这种模式某种程度上保障了教师的教学、学术自由性。
教学
革新教学方式--”核心课程“和”体验学习“
2012年起,香港大学采用了新的四年制学位课程。新课程架构将赋予学生更灵活、多样化且多层面的选择,以汲取知识。新课程架构除有助学生建立强大的本科及跨学科知识基础外,更着重培训学生的批判性思考与独立思想能力,并协助他们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成为出色的团队成员,最终成为想象力与创造力兼备的领袖。新课程中引进了”核心课程“和”体验学习“两大模式。其中,”核心课程“主要有科学与科技、人文学科、全球问题国研究四大主题,而各个学院设立的多种”体验学习“包括了诸如工作实习等让学生体验真实专业领域工作,提供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卓越学习经历,提供与全球共融且具国际视野的大学教育.
无论港大还是香港:
一句话总结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人话:讲真,TVB都系呃人嘅。
唔识广东话,担心冇o野玩? 唔使惊,港大系大厅
其实HKU全稱為Holiday King University,活动多到令人发指,香港的生活就是港大的生活。九月一號開學,五月底(或者六月)放假,期間中秋放假國慶放假重陽放假颱風放假,再加上一個漫長的reading week,真的是專業放假,選修上學。你的邮箱里可能常常已经有900多封各种关于活动的未读邮件。港大最有趣的是那些uni adventure的课程。高尔夫,射箭,风帆,攀岩,潜水,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看不见的。当然,开始报名的时候要抢,学校白菜价比外面便宜。 当然,这可能是跟local接触最多的机会了,也是在这里,你能认识了超过5个手指的local,听得懂粤语了(其实港大里讲普通话也真的蛮多的,一半大陆人,一点local,一半歪果仁,有的MA项目几乎全是大陆人。外国人里什么类型的都有,还有很多其实都是工作过很多年的,千奇百怪各种口音,很多人母语也都不是英语,可爱的印度小哥让可以让你的英语听力水平piu piu 往上涨)
香港大学校园内设有4个文娱中心给同学使用,分别为: 徐朗星文娱中心、庄月明文娱中心、薄扶林文娱中心及方树泉文娱中心。 各文娱中心外分别设有剧场、食肆、排舞室、礼堂等设施供同学使用。其中某部分亦开放给公众使用,如位于庄月明文娱中心的两间食肆。另外于薄扶林道设有两个体育馆,分别为何世光夫人体育馆及赖蒙廉夫人体育馆,馆内有排球场、篮球场、手球场、壁球场、健身室及一个25米游泳池等设施。此外于沙湾径设有何鸿燊运动场,场内设有一个天然草及两个人做草场,可用作11人足球、曲棍球、垒球等活动. 此外亦设有6个胶地网球场及一个50米的标准游泳池。
学校的健身房有好多个,比国内一般健身房好多了,而且是免费的,还提供很多课程比如剑道潜水什么的,不喜欢健身房的同学们可以选择爬个山看个夜景,也是不错的。校医院一般常见病都是免费就医发药的,验血报告开药什么也都是免费的,牙医收费,但是比校外和内地的牙医便宜太多了。所以一直都要提前几个月预约。
港大有名的一句话:搏尽无悔,悔无搏尽
在港大,他们有自己独有的用语,比如chur,tappy,搏尽,听到这样的暗号,马上能在茫茫人海找到自己的队友。很多时候大学生一讲话就能分辨他是哪个香港哪所大学的。比如把宿舍讲成宿的,无疑是中文大学的。来了港大之后发现原来每年十多万人里面选出的精英中的精英也有一些很厉害的学霸。而且local的同学英语各种好,随便一个都秒了内地学生,环境也比想象的要融洽。
在港大上课是选课制,一般每门课6学分,一学期通常5~6门课。一般每门课每周上课时间是3小时,再加1小时tutorial(有些理工科的还会有Lab)。tutorial主要是分成小班由tutor负责讲解习题什么的,有的课不要求去,但一般是要签到的。反倒是正课通常不需要签到,因此本地生中有些参与课外活动较多的人是不去正课,只去tutorial的。内地生大部分相对比较认真,但偶尔翘几节课还是很普遍的事情。商学院小组Project较多,文科法学类通常会有Essay还有大量的阅读材料每周要读,数学系每门课有有两三次期中考试。总体而言虽然课程数量和上课时间不多,但课外的功课压力还是不少的。
港大的人都比较自信,爱social,爱表现自己,香港人说的”世界仔,世界女。“ 在港大学习生活非常自由,甚至你愿意的话交际圈也可以非常国际化。如果是乐于尝试各种机会、能把握自己方向的人,可能会比较适合。
住hall呢,算是港大的一个特色。因为他们上课院系班级的概念基本没有,大家选不同课,也不在一起,所以可以凝聚的就是一个住的地方。然后活动基本上都可以以hall为单位比赛。比如运动啊,学业啊。所以一个可以有集体沧桑感的地方油然而生。而事实上也是这样子,港大各种hall文化大不相同,有的重视体育,有的特别贵族范等等。
Hall就宿舍,但有有所不同。港大的舍堂都是有各自文化及传统的,比如有各自的Ocamp(迎新营),还有各种足球队篮球队辩论队等,通常都是以hall为单位竞赛的。舍堂的迎新营非常严苛,持续10天,睡眠时间很少,会非常累人。这某种意义上有助于迅速建立友谊,但也常有受不了退出的人。前几年由于有些舍堂搞过火,导致学生进医院,似乎受到了校方的警告。当然这些都是本地生搞出来的,内地生通常并不买帐。比如有些舍堂不强迫内地生参加,或者专门为内地生组织轻量版的迎新营。但由于学校对内地生只保证第一年住宿,为了下一年还能住,一般内地生都会参与一些舍堂活动,比如运动队之类,以赚取所谓的“Contribution”,即对舍堂的贡献。出去租房子虽然相对自由,但同样价格下条件就相对差一些了。
Hall的传统还有high table dinner。一整个hall的人每隔一个月就聚集在各种礼堂饭店吃饭,有趣吧?还要穿上传统的服饰哦。当然hall之所以不同于别的宿舍,这个high table dinner 比较特别吧。反正传统上,陆佑堂(港大最古老的楼的礼堂)一定要去,还有很多人讲话,非常久。还有一个叫做mentorship的东西,就是资深校友当你的人生导师,跟你聊聊聊。其实跟老爷爷们一起,也是有趣的!老爷爷们基本都是太平绅士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