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试概述
AST考试,即学业学能水平测试,是中国基于国家高中课程标准、融合高考评价体系的国际标准化大学入学考试。它被广泛视为中国学生申请国际优秀院校的“国际高考”,为全球高校提供了评估中国学生学术能力的 工具。
二、考试特点
- 双轨评价体系:AST考试以中国高中课程大纲为基础,同时对标国际考试标准,形成了独特的“本土+国际”双轨评价体系。这使得中国学生无需完全脱离国内教育体系,即可同步满足海外大学的学术能力评估需求。
- 考试内容:覆盖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等核心学科。考试内容既包含与高考知识点重叠的部分,也设置了体现批判性思维和学术研究能力的开放性题型。
- 考试语言:采用英语作为考试语言,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为将来的国际化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三、考试形式与结构
- 考试模式:AST考试采用线下笔试的形式进行。
- 考试科目:必考科目为英语和数学,选考科目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经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目标院校和申请专业规划选考科目。
- 考试时长与满分:每科考试时长为3小时,各科满分均为300分。
- 考试时间:每年在8月和12月各举行一次考试,具体日期以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答疑中心
四、考试作用与意义
- 申请国际优秀院校:AST考试成绩直接与剑桥大学等20余所世界知名高校的本科录取挂钩。通过该考试的学生可跳过预科阶段,直接进入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优秀学府的面试环节。
- 提供双通道申请机会:AST考试允许学生在不影响普高课程学习、不放弃高考的前提下,依然能以最直接、简洁的方式获得多所世界 -流大学的录取机会。这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 展现学术实力:AST考试成绩可以作为学生学术能力的一个重要证明,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学术竞争力。同时,AST成绩单中的“学术潜力评估报告”能多维度呈现学生的逻辑推理、问题解决能力,这为招生官提供了传统标化考试之外的重要参考维度。
五、考试适合人群
AST考试主要适合以下四类学生:
- 中国普通高中体系的学生:特别是高二或高三学生,在完成国内课程主干知识学习后参与,其知识点与国内高中数理化、英语等学科有较高重合度。
- 美高AP体系学生:虽然AP课程本身具备国际认可度,但AST考试特有的全英文命题模式和综合能力评估体系,能为申请英联邦国家院校提供更直接的学术成绩参考。
- 国内外大一在读生:可凭借AST成绩申请部分海外院校的本科插读或转学项目。
- 具备优秀学术能力与国际化升学规划的学生:这类学生对英语应用能力要求较高,需要具备阅读英文试题和撰写论证过程的能力。同时适合计划冲击剑桥大学、帝国理工等优秀院校,或需要额外学术证明提升申请竞争力的学生群体。
综上所述,AST考试是中国学生申请国际优秀院校的重要途径之一。它融合了国内高中课程和国际考试标准,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学术能力和提升竞争力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