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本来是让学生和国际接轨、迅速成长、提高综合能力的好事,现今却逐渐变成了一场没有硝烟的竞争。越是没有硝烟的战争就会越可怕:“世界名校”、“全球热门专业”这样的词语充斥着学生的生活,名誉和面子冲昏了学生和家长的头脑。在这样的大势之下,只有少数保持理智的人,会想到出国留学以后的事情——就业。
留学本来就只是人生的一站,它一定是为更长远的职业规划、人生规划而服务的。只有制订好一个合理的长远职业规划,明确留学的方向和目的,才能更好地把握自己在国外的大学四年,避免毕业后找不到合适工作而痛苦和焦虑。
职业规划分成以下三个步骤:
1. 认识自我
即寻找自己的理想、兴趣、天赋并积极调整自己。在大学四年里,我们应逐步找到自己的理想是什么,兴趣是什么,自己在哪方面可以做得更好。如果暂时还不知道兴趣在哪里,就要保持一种好奇的心态,多尝试,多挑战自己,让自己每天都在进步。
许多同学对专业没有兴趣,其实大家也可以在寻找兴趣的同时培养兴趣。在一个专业中有很多不同的发展方向,你也许对其中某个方向感兴趣。而且,你所学的专业可能和你最感兴趣的专业有跨领域合成的机会,这也是培养兴趣的好方法。
2. 了解工作机会
在这里,我们必须知道,专业方向并不等同于今后的工作内容。学生必须不断更新自己对业界的认识,不断研究产业发展趋势、工作前景、国际竞争等等。建议同学们多花些时间,深入了解一些优秀的企业,看一看在这些企业中的真实工作情况。要真正了解外面有哪些工作机会,千万不能拍脑袋决定自己的就业方向,也不能道听途说,而是要多咨询,多实践,让自己的规划更加契合实际。最后,在选择工作时一定要务实。你的第一个工作最好从基层做起。你也一定要清楚,基于自己的能力,自己向往的工作机会是有可能争取到的。
3.拟定职业规划
当你知道自己的兴趣和相关工作机会后,多去尝试,尽量把自己的兴趣、天赋和理想匹配到自己可以发挥潜力的工作机会上,排除那些不相关或不能发挥自己潜力的选择。之后,你应该静下心来拟定一个职业规划。职业规划应基于你的理想和兴趣,与工作方向做一个务实的结合。一方面,要计划在校期间如何最大化自己进入理想公司的机会;另一方面,对职业生涯的计划也不要期望一步登天,而要循序渐进,就像攀岩那样一步一步往上攀登。
对于职业规划的一些建议
同学们应该有一个远大的理想,但建议在做实际的职业规划时,对那些不容易一步到位的目标,最好用“两步计划”法:先为自己三到五年后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咨询并确定该如何达到这个目标,然后分两步实现目标(例如,先去读一个相关领域的硕士,先去另外一个部门,或先加入另外一家公司等等,以便最大化你在三到五年后实现该目标的机会)。
海归越重视、越早做职业规划越容易找到满意的工作
海归们越来越重视职业规划,留学目的很明确,在留学期间也注重工作经验的积累,有的放矢,所以能够迅速抓住机会。而这种能力,就是规划力和执行力的最重要表现,也就是说,能对个人未来及职业发展做出具有可行性的规划,并能解决问题,实现目标。
设定每一个阶段的目标,目标设定要尽量清晰、可行。在设定时不要过多地受现在所在的区域情况、自身条件等的限制,要有足够开阔的视野,这样可以选择的策略就越多。让具体目标激发自己的想象力,争取每一个阶段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