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印佛学专业咨询请进群
(一)中观学派的发展简述
在龙树(150年–250年)着作《中论》之后,提婆(170年–270年左右)着有《百论》等书,青目为《中论》本颂作注释。
作为学派的中观派以明确的形式形成是在6世纪初。佛护(470年–540年左右)、清辨(490年–570年左右)撰写了对中论颂的注释书。佛护、清辩、月称(650年左右)展开了关于记述和体会空性的方法的讨论。
特别是清辨,唯识派的陈那(480年–540年左右)的认识论·逻辑学导入自己的学说构筑了方法论,不过,被以月称为代表的学者们批判了。佛护的系统称为归谬论证派(应成派),由月称等继承。后世的寂天(650年–700年左右)和阿底峡(982年–1054年)也被包含在这个派中。另一方面,清辩的系统称为自立论证派(自续派),观誓和寂护的学说属于该系统。也有将莲花戒(740年–795/797年左右)和狮子贤(9世纪)的学说包含在该派中的。11世纪左右,唯识、中观两派的阿底峡将唯识说与中观说相整合的“大中观”。
中观派思想主要传入西藏并传播开来,宗喀巴(1357年–1419年)的学说为集大成者。初与瑜伽唯识派反复争论,但后来表现出与瑜伽派汇合的倾向,寂护及其弟子莲花戒等人被称为中观瑜伽派。
在汉地经由鸠摩罗什的翻译,产生三论宗。三论宗的集大成者是吉藏教学。天台宗的一心三观也是基于二谛说而形成的思想。
(二)日本中观研究的优秀成果
【藏传中观思想研究】
吉水千鹤子2021「中観派における他生否定の歴史的展开」『印度学仏教学研究』153,106-111.
西沢史仁2021「チベット中観思想における二谛説の设定の起源について」『印度学佛敎学硏究』155,147-154.
【印度中观思想研究】
长尾雅人1987『中観と唯识』岩波书店.
森山清彻2021「形象虚伪论者トリラトナダーサ、シュバグプタ、形象真実论者シャーキャブッディと後期中観派」『佛教大学仏教学会纪要』26,25–61.
田村昌己2022「『中観心论』第10章におけるバーヴィヴェーカの一切智者论」『印度学佛敎学硏究』156,95–100.
【中国中观思想研究】
吉村诚2017「中国の文献に见られる瑜伽行派と中観派の论争」『驹沢大学仏教学部论集』48,191–212.
弓场苗生子2020「『涅盘経』の仏性论と汉伝仏教における般若中観思想」『东アジア仏教研究』18,39–56.
(三)日本中观研究的知名大学与教授
【国公立】
京都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宫崎泉(MiyazakiIzumi):阿底峡、后期中观思想
筑波大学大学院人文社会系研究科吉水千鹤子(YoshimizuChizuko):印度藏传佛教中的中观思想
筑波大学大学院人文社会系研究科小野基(OnoMotoi):中观思想、佛教认识论
广岛大学大学院人间社会科学研究科根本裕史(NemotoHiroshi):宗喀巴的中观思想
【一般私立】
国际佛教学大学院大学斋藤明(SaitoAkira):《中观颂》的研究
法政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计良隆世(KeiraRyusei):《中观光明论》的研究
【佛教系私立】
驹泽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木村诚司(KimuraSeiji):二谛的研究
驹泽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奥野光贤(OkunoMitsuyoshi):三论宗、吉藏教学的研究
龙谷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早岛慧(HayashimaSatoshi):中观、瑜伽行派的研究
大正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米泽嘉康(YonezawaYoshiyasu):印度中观思想、律经的研究
(四)生报考基本要求
语言能力方面:N1合格、口语可流利表达学术研究观点
文献能力方面:汉文训读、梵语文献日语翻译、藏语文献日语翻译
佛教知识方面:印度佛教史、藏传佛教史
学术能力方面:日文小论文日文研究计划书
(五)就业发展
研究机构研究员、大学教员、教师、僧侣
日本佛教公益课程
扫描观看免费公益讲座
新东方前途出国免费咨询电话:400-0731-822,前途出国全国42家分公司,4家海外公司(加拿大、日本、澳洲、英国),出国前期申请到出国后接机,突发状况等,都可提供持续性服务。
版权声明:部分图片和文字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如果您对留学有疑问或者想咨询有关留学的任何问题,可以与顾问老师一对一进行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