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授课式硕士申请英国博士可以吗?
- 原创
背景介绍
申请难点
留学规划与提升
英国博士项目
英国的博士项目通常为3-4年。没有“轮转期”,学生可以在自己选择的导师或大学指定的导师的指导下,直接开始研究。大学的coursework不是强制性必修。
另外,某些英国博士项目可以进行非全日制学习(part-time),非全日制的博士项目通常需要5到7年才能毕业。
如果你想要读非全日制的博士项目,最好是在申请的时候就决定好,以便选择可以用非全日制方式进行的博士研究项目。
申请过程
在申请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你要让学校老师知道你希望申请这个项目的原因,并且证明自己是这个博士项目的理想人选。
1. 除了常规的个人陈述(SOP),你还需要撰写博士的研究计划书(RP)以取得博士导师的认可和后期指导,甚至有可能获取funding(资助、奖学金)。
2. 至少两个人为你写推荐信。
3. 申请截止日期和申请funding的截止日期是分开的,所以最好博士的意向需要很早就明确。
4. 硕士学位。(需提供成绩单、学位证明),但是在极少数情况下,获得学士学位者亦可直接申请,但需要有非常优秀的成绩和学术研究背景。
奖学金申请
关于博士资助/奖学金申请,打起精神集中注意,这一部分很重要!我就直言不讳了。
在大多数情况下,在英国读博很少能有全奖,或者半奖,拿到津贴。当然,也有一些学生能获得资助和奖学金,但人数真的很少(比美国相比少的可怜,大家要有心理准备),且需要满足一些资格标准。
在英国读博可以申请的奖学金主要包括这几种:如享有盛名的罗德奖学金,盖茨剑桥奖学金,惠康信托奖学金等等。但这些奖学金的申请截止日期一般比较早,所以要确保在申请前前进行充分的研究。
另外,根据你的研究内容的不同,还可以向一些跟你研究对象相关的机构组织申请助学金或奖学金。部分大学拥有自己的信托基金,或者外部企业资助,也可以给博士生提供资金支持。
申请英国博士,一般要抱着拿不到全奖的觉悟。但也不用过分担心,保持乐观。如果本身研究水平高,在申请奖学金/资助前,做大量信息研究,挑选适合自己的资助项目,拿到奖学金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关于csc(国家留学基金委奖学金)简单解释下,这个奖学金有限制的。首先要求你只能申一个项目,不能多申,而且毕业后要回国服务2年。一旦接受资助,你中途就不能转学换导师。所以建议大家在申请前需要慎重、了解清楚。
你适合英国吗?
如果抛开其他因素不考虑,仅从博士项目的通用标准来看,英国博士更适合相对成熟的人群(25岁+,有硕士学位/有工作经验),以及那些对研究方向更明确的学生。
这主要因为英国博士学制较短。已有感兴趣的研究方向的学生,可以直接进入他们感兴趣的项目进行研究,无需浪费时间进行“轮转”。
硕士毕业生,或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的人,能从英国博士中有更多收获,因为英国博士的教学方法更加独立,更加有针对性。由于英国博士学位时间较短,对很多打算博士毕业马上投入相关行业工作的人来说更友好。
那么问题来了!!!
在英国读书,一年制硕士读完,9月份结束课程毕业了,准备在英国继续攻读博士,可由于学位证要到年底或者第二年1月才会发,想要申请博士课程,怎么选择呢?
博士入学时间有三种:秋季入学 (大流);春季入学 (少数);随时入学 (少数)。
又恰好立志读博,时间问题都不用担心,每个月都有入学季,只要你办好签证,立即入学。
如果你运气好,专业是语言方向,
大部分不想间隔一年入读博士的硕士生,会选择春季入学(选择春季是因为那个时候你已经拿到了学位证)。
如果是本校申请(硕士和博士在同一所院校就读),不想要间隔一年,在申请前,写好研究计划书、找好导师套磁,导师觉得你基本能达到要求,来年的9月份,完成毕业论文,不用等到硕士毕业典礼,直接入读博士课程……这个情况就比较理想。
以上都不是的情况,并且套磁博士也没有得到认可的话,那么建议Gap一年再用心准备好自己的研究计划,并且提高科研水平。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中,被别人认可是个非常大的诱惑。但是“不要仅仅为了在你的名字前面加上“Dr.”的头衔而去获取博士学位。”
读博不易,一定要确保你的研究计划和研究方向,是你真正感兴趣且与你的内心产生共鸣。
院校解读
留学方案
案例分析
在英国授课型研究生毕业,申请博士容易么?
1. 博士申请,对于导师和录取委员会,申请者的核心成功要素是什么?
2. 这些必须的成功要素里,英国一年制硕士,可以提供你什么,很难提供你什么?
3. 你的对手,他们相比你,多了什么,或者少了什么?
第一部分:博士申请,对于导师和录取委员会,核心成功要素是什么?
核心成功要素是两个:
a. 一份优秀的成绩单,其中,英美教育系统下的成绩单效果远远好于国内
b. 一个比较深入的研究经历,而且老师看得懂,喜欢
读博士的核心,是老师本人要招一个和他研究兴趣相同,并且小有成果,让老师认为你以后可以在他所在的学术圈里有一定水平,甚至可以成为他在他自己学术道路上的左膀右臂的人。他要招一个“自己人”。
所以,成绩单和科研经历的关系是这样的:这是一个两回合的竞赛,第一回合通过的人,进入第二回合,但是通过第一轮以后,第一轮的所需要的资料就没用了,和第二轮没关系。第一轮是成绩单,第二轮是科研经历。比如先用GPA 3.7卡一刀;筛完以后,导师开始看研究经历,这时候,GPA 3.85和3.75,没区别,除非最后没看到任何人和自己特别兴趣相同,那才会重新捡回GPA来比较。第一轮再高,对第二轮也没有帮助,但是第一轮低了,很可能没有机会进入第二轮。
所以对于成绩单来说,这份成绩单背后的说服力是很重要的,要让老师感觉到,你是一个受过良好系统科研训练的可教之才。这里面,国内的成绩单的说服力会低。
然后是科研经历,这里不是浅尝辄止的凑数的科研,而是你真的感兴趣,你查了很多资料,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系统的观点体系,并且对其中的诸多主要方面已经自己验证过了,结果已经有了。但是你这个体系可以是错的,也可以是有点幼稚的,但是老师是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你的兴趣,并且你为了你的兴趣已经进行了诸多努力,而且是已经有成绩了(虽然有可能是一大堆证伪)。这个情况下,你就必须要有时间去做科研,不是简单地出人出力,而是你自己申请机会,设计体系,验证它,并且已经出了一部分重要结果。
第二部分:英国一年制硕士,可以提供你什么?
录取委员会看重的这两个东西,其实英国一年制硕士,时间有限,就真的不是急急忙忙,且没有科研经历的学生能提供的出来。因为你刚进入硕士学习,繁忙的课业就已经占据了大半部分,还要去熟悉导师,找机会,难度更大。
所以,英国有研究性硕士和授课型硕士的区别,前者是更适合本身就做好了准备,真正面向博士培养的,如果你要读博,就建议申请前者。(当然研究型硕士,也是需要学生有研究计划书的)
总之,读哪个硕士,并不是什么背景限制,是你的劣势,而是看清楚了申请博士的核心成功要素,综合结合自己的情况。
第三部分:你的对手,他们相比你,多了什么,或者少了什么?
根据第一部分中提到的申请phd录取委员会所看中的,本部分的讨论,就集中在GPA和科研经验上。
1. 你的国内对手:
a. 国外的成绩单他们大概率没有,有可能有交换经历,那么在这个经历中,他们大概率会竭尽所能考取高分数,并且有推荐信。
b. 国外的科研经历他们大概率也没有,但是现在一些中介有渠道帮助学生出国做暑期科研,他们如果有这种机会,就一定比你有优势。因为这种暑期科研,是有固定岗位和工作内容的,不全是打杂。这等于ps里是有干货写的,导师的推荐信也就稳了。
2. 你的海外硕士对手:
a. 他们的机会超过你。成绩单有而且分数已经出来了(因为他们是更加熟悉海外的教学制度和研究水平了)
b. 和导师沟通更为有效且及时,能够当面与导师沟通,面试(甚至有的跟着实验室项目或科研也已经大干特干了三个月)
所以你的情况就是:
你对比海外硕士,竞争会稍微薄弱一些,这不是你能力不行,而是课程体制的问题;
你对比国内硕士,你比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有优势,但是也不是很多,因为你的优势居多需要自己创造,而非大学的名称和成绩单;
你和他们中有海外交换和海外暑期科研的人相比,竞争力差不多,但是人家已经有了科研成果,或者有导师资源了。
第四部分:结论,以及你最佳的路径是什么?
结论就是:英国一年制硕士并不是限制博士的因素,而是看你的准备,回到实质上来,那就是,我作为还没到申请季的本科学生,我现在是有选择的,我要怎么办才能最大化我自己的结果?
相信刚才的回答,其实你已经看出来了:
首先,你还没到申请季,我刚才说的所有国内硕士可以用的提升手段,都是给你准备的。你要:
a. 你也去申请英国大学的暑期科研,无论是远程还是实地,争取结识导师,有老师愿意写推荐信
b. 你一定一定要保持最好的均分状态,别刚刚及格的水平,如何去展示你的专业度?
然后拿着这些,你即使去英国读硕士,也就没有任何问题了,读硕士只是你的一个缓冲期,该有的,你在来之前已经攒齐了。
这个问题的回答需要三个方面的分析综合在一起,分别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