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贤:亚洲引领复苏,中国将扮演重要角色
原创:杨贤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
亚洲金融与经济研究局(ABFER)主席、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教授杨贤近日接受了新华社采访。他表示,新冠疫情后的全球经济复苏将由亚洲引领,中国的作用将尤为突出。
教授简介
Bernard Yeung | 杨贤
亚洲金融经济研究局(ABFER)主席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前院长
李棕(Stephen Riady)杰出讲座教授
教研领域:发展经济学、公司金融、国际商业、战略管理等
杨贤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当前其他地区仍在忙于应对第三或第四波疫情,而“由于在遏制疫情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中国目前已经处于复苏阶段”。他认为,中国将成为亚洲乃至全球增长的驱动力。
中国正在拥抱来自国内外的增长机会,并将遵循比较优势的原则来满足内外部需求。的确,过去的十年中,亚洲地区正在形成自己的经济体系。然后新冠疫情又加速了虚拟技术的应用,使得智能手机早已普及的亚洲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战略。他说:“我对整个亚洲地区的复苏及其生产力增长非常乐观。”
他描绘了“亚洲一体化增长”的前景。届时,企业家将利用虚拟化浪潮以及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在市场机会、资源和生产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其价值链要素分布的主要考量,包括尽可能地靠近主要市场,控制成本以及降低风险。他补充:“他们将尽可能高效地满足需求,并为所有经济体提供帮助。”
杨贤表示,亚洲将成为“一个一体化经济体系,其中中国将担负重任,并带来很多积极的溢出效应。”
谈及中国经济时,他表示对中国市场的持续进步和生产效率的不断提升最感兴趣。
杨贤教授认为,当前其他地区一直为地缘政治问题所困扰,而中国在完善市场法规、市场结构以及重新平衡增长以促进包容性和全面增长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
“我很欣赏‘双循环’的发展理念,即利用内部以及外部需求,根据比较优势原则调节需求,充分发挥两方的资源和能力。”杨贤认为,这是自2013年以来,对中国经济理念的最完美阐释。
他说:“我非常看好这一发展理念。”
他表示,中国具有非常强大的综合能力和内部体系、庞大的市场和全球最大的增长潜力。
展望未来,杨贤教授预计中国将恢复稳定增长,并加大力度调节各省之间的增长。“与过去不同的是,它将更均衡、高效。”
第三,中国将持续改善市场结构和法规,并利用虚拟技术来克服资源限制,包括应对环境、教育差距以及提高农村人口的金融经济素养。
新加坡将在利用中国经济增长造福世界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可以作为桥梁,将中国经济的积极外部性扩散到区域,还可以成为亚洲经济体系与西方积极经济合作的渠道。杨贤说:“在这种情况下,新加坡可以作为泛亚增长市场的总部城市,也可以担任东西方包括金融业在内的多个行业之间的联络者。”
文章英文版发布于新华网
原题为Interview: Post-pandemic world economic recovery to be led by Asia, particularly China, says scholar
翻译:师文华
“本文观点不带代表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机构观点”

- 擅长申请:
- 本科,研究生
- 擅长专业:
- 商工科,传媒法律,教育,文社科
TA的文章
TA的案例
-
专业介绍
香港中文大学 2026年新开 MSc in Leadership for Experience Economy体验经济领导力理学硕士
-
专业介绍
香港中文大学 2026年新开MSc in Aviation Management航空管理理学硕士
-
专业介绍
香港理工大学 2026年新开 Master of Science in Sustainable Energy可持续能源理学硕士
-
专业介绍
香港理工大学 2026年新开MSc in Intelligent Robotics Engineering智能机器人工程理学硕士
-
专业介绍
南洋理工大学 建模与仿真硕士 MSc in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