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港中文商科录取
- 原创
背景介绍
申请难点
留学规划与提升
一、 录取信息】
1. 录取学生名字:c同学
2. 录取院校:香港中文大学
3. 录取专业:金融科技
4. GPA:GPA 3.23
5. 院校背景:武汉大学
绩点普通,如何获得名校青睐?
虽然这么说比较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学生也不愿意承认,但还是要坦诚地说,该生的绩点换算成百分制是没到85分的。如此普通的水平,在众多放弃保研的竞争者中其实毫无优势,尤其她的一些数学相关的低分课程更是申请中的拖累。因为该生并不甘心放弃心仪已久的学校,于是我们便建议她在大三选择进行刷分,并且成绩有一定提升。
绩点难以提升,有没有办法弥补?
在绩点难以大幅度提升时,出彩的语言成绩和G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绩点的不足。以该生为例,她的数学成绩比较差,为了提高她整体的竞争力,我们建议她去准备GMAT的考试。她也非常努力,为了证明她自己的势力,她很重视GMAT的备考,并且在最后取得了数学满分的成绩。纵观申请过程,虽然她的绩点不算突出,但是还算不错的雅思和GMAT成绩也帮该生拿到了港中文金融科技专业的面试资格。
说到底,绩点还是最重要的...
说起来也是她申请季中的小遗憾,该生因为绩点不够高而被NUS拒绝。所以,还有机会提升绩点的童鞋们一定要认真对待当下的每一门课!日后也能将刷分的时间和精力用来做别的事情。
专业相关课程一定要拿到高分!
如果整体绩点提升比较困难,与专业相关的课程一定要争取拿到高分!例如数学和经济。有些专业在面试过程中,会特地挑出这些专业课进行询问。如果存在任课老师给分的问题,不妨在重修前多向相关专业同学打听一下,换个老师进行重修。
院校解读
留学方案
案例分析
商科无实习? 另辟蹊径提升自我!
由于她的本科是国贸专业,并非金融会计营销这类热门专业,加上自身能力不足,没有实习经验,该童鞋找实习的过程并不顺利,再加上疫情的影响,仅有一份实习,且工作时长仅一个月。
短暂且不硬核的实习,在竞争激烈的经济金融领域可谓是个致命的弱点,很长一段时间里,该生的心情起伏很大,非常焦虑,每天只要想到和她竞争的是好多高绩点的实习大佬,就着急到睡不着......
焦虑归焦虑,我们也再想办法弥补学生的弱点。于是,我们便建议她去把目光投向科研。因为学校的科研项目通常在半年到一年这样较为长的时间里,可以极大程度地丰富简历,也能学到更多实用的技能,是个背景提升的极佳选择。
大一的时候她因为新鲜感参加了一个为期一年的科研立项后,初步掌握了如SPSS等数据分析的基本技能。大三伊始,在看到一个陌生教授招经济研究相关的科研助理的信息后,她便询问我们是否有参加的必要,我们让学生抱着无论如何都要抓住这次机会的决心,让她第一时间将简历投到了教授的邮箱,并且帮助学生写了一长段话介绍自己,表现该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
这个科研助理的项目,给了她极大的收获。不仅是在工作上,她学会了一定的工作技巧,日后在CV中也有内容可写。更幸运的是,一年后这位教授很乐意地在她的申请中做了该生的推荐人。
能够总结的经验是:不是实习大佬,就努力去争取科研机会、比赛机会,哪怕是一个作为期末作业上交的课程项目,也可以加以润色放到简历中。必要时一定要积极寻求同学/学长/教授的帮助和引荐,不要胆怯,本科生也少不了“套磁”。
关于实习和科研、竞赛的选择,我们的建议是:
第一,与其花钱“获取”一些没有含金量的实习经历,不如努力争取交换生机会。一段较长的海外经历更能给简历锦上添花,也很有可能在录取面试中成为亮点。
第二,大大小小的科研和比赛机会,其实就在身边。只要积极准备,一定会有个令人满意的结果。
第三,找实习时不妨多留意一些附有邮箱的招聘信息,利用身边学长学姐的内推渠道,简历直达HR,便捷且免费。
留学规划要趁早,个人timeline放送!
该生是从大一起就有留学读研的想法,同时也受考研热潮的影响而难以下定决心。在犹豫之中,她还是选择由我们给她进行留学规划,安排她所有大学的时间,在大一的时候就报名了雅思课程,尽早为语言考试做准备。
大家不论是留学还是考研,早早考出一个满意的语言成绩有利于抓住更多的机会,例如交换生/暑校/实习等。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些机会就会摆在你眼前,不要因为措手不及而遗憾。
大二的时候,她确定了留学的国家和方向,同期顺利考完了雅思。为了丰富海外经历她还报名参加了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游学活动,并将留学地区定为香港和新加坡。在备考雅思的同时,她因为经常在新东方官网上查看院校信息,听留学分享讲座,也和顾问老师在选校定位方面进行了深入沟通。
但不管是选择留学中介还是DIY申请,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尽早选出心仪的学校和专业,未来能够有更充分的时间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比如是否需要补充实习/科研/刷分/考G,申请过程是否有笔试/面试等等。提前规划能够帮助你朝目标院校全力以赴。
大三时由于疫情的突然蔓延,G考试一推再推。由于早早考完了雅思,并且已经上完了GMAT课程,即便不能考试,我们也没有让该生慌乱,立刻给她制定新的目标方向,让她将重点转移到刷分上来。终于在大三的暑假,她刷分完毕,也顺利考完了G。
回顾这三年,她很庆幸自己较早地确定了留学目标,完成选校定位。因此她也建议学弟学妹们,尽早搞定语言考试,画出申请规划的时间轴,才能在变动的大环境中随机应变,明确知道自己要什么、该怎么做,即便暂时偏离轨道也能迅速调整回来。哪怕不是从大一开始,也是可以从此刻开始。
也许你和我一样,在竞争激烈的申请中只是资质普通的一员,每天晚上在新浪刷着录拒信息辗转反侧,但只要尽力把能做的事情都做好,总会有一个你心仪的学校、一个专业,它认可你,它在等你来。
“所有事情最后都会变好,如果没有变好,那说明还没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