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德堡大学ED2录取深度解析
背景介绍
申请难点
留学规划与提升
院校解读
留学方案
案例分析
好学生也会让人头疼
无论从标化成绩还是性格特点,申请人都可以被称为“优秀本人”, 拉仇恨的“别人家的孩子”。但是我们在申请时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来自他的标准化的优秀。如何挖掘申请人的独特个性,怎样展现他的与众不同,曾困扰我数个月的时间。因为在学生高一的时候就帮他申请过夏校,所以相对比较了解,而学生高二结束后没有再去夏校,让我们有更充足的时间准备。我们首先梳理了两遍学生的活动,发现学生的活动集中在人文关怀上,有很多不错的志愿活动,但是相对的学术专业性薄弱,因此学生参加了科研营,也因为学生亲自去过昆明与当地小朋友接触而申请到去南开大学做研究助手的机会。而在写文书,聊文书素材的时候,果不其然,都是耳熟能详,毫无新意的素材。在反复的问问题,让孩子回去思考,讨论,我们最终确定孩子的文书方向-他的人文情怀。这也和我们申请的专业非常匹配。
申请过程=探索过程
虽然学生早早的决定出国,但是截止到申请季开始前对申请本身和学校其实并不是非常了解,搜集信息的能力相对较差。于是我单独抽出一个小时的时间,跟他梳理了下他的目标学校的特点,如何去搜集信息,提出一些问题,让他自己去找答案。而学生非常努力,几乎把申请学校的网站翻了个遍我们发现了HUMAN DEVELOPMENT这个专业,之前在想对应学生的专业的时候都是围绕心理学或社会学方面的。但是听了这个INFORMATION SESSION 学生意识到他最喜欢的部分其实是HUMAN DEVELOPMENT,怎样帮助人类特别是幼儿更好的成长一直是他最关心的事情。而学生也在申请过程中逐渐认清自己的优势,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目标,也会更理性的去看待一个学校与自己的匹配度,不再跟风,盲目追求排名或别人口中的好学校。
申请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