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39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EE录取:从化学到电子,我坚持走我自己的路
- 原创
背景介绍
申请难点
留学规划与提升
这篇案例中,猫姐就用问答的方式来梳理一下申请的细节和要点~
院校解读
留学方案
案例分析
A:我大学第一学年应用化学专业,然而当我步入大学了解才发现,这不是我理想的学科。在萌生了转专业的想法之后,我便打算学习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第一次开始了解电子是在我初二的时候。当时偶然间买了一本叫做《数字世界》。我仍记得封面上的是当年发布的iPhone4和三星Galaxy S,书中包含了手机的拆机解析。初中物理实验中电路实验和手机上的集成电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是我第一次看电子产品的主板,密密麻麻的电阻排列像是构成了一座楼房林立的城市。自那以后,我每个月几乎都会购买一本,直到我大学去了外地。
在大二来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后,我花了两年时间赶上了其他同学三年所学的课程。由于大一许多专业课落下,只能在大二同时上着大一的课程。而到了大三,也依然上着大二没上的课。我的整个大二大三,每一学期都将所修学分修到了学校要求的上限,这两年每天都满满当当,但做着自己热爱的事,如今回想起来也并不觉得有什么困难。
Q:本科期间有参加过哪些和申请专业相关的竞赛或者科研?
A:电子信息工程师一门需要实践的专业。转专业之后的两年里参加了六次电子类竞赛。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2019年参加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我以前总认为自己缺乏编程思维、设计思维,在这个比赛后,我意识到,其实这种思维已经扎根在我的潜意识中。比赛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 搭建一个四旋翼无人飞行器,并实现自主飞行,自主寻迹,自动跟随等功。我们基于德州仪器的TIVA开发板,结合光电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摄像头等元器件进行开发。在控制飞行器自带过程中,我成功地运用了MCU编程知识,还用到了基于PID算法,OpenMV图像识别等。多个信息来源需要进行平衡,加上繁琐的参数优化,刚开始,我总希望能够根据设定直接完成任务,可无人机受限于场地干扰等原因,无人机总会出现跑偏。这个时候,我引入了一个新的摄像头作为信息来源,当飞行器出现错误,则会调用这个新的数据来源,从而回归正确的姿态动作。不是寄希望于一次成功,而是哪怕会有失误,也会有更多的备用方案能够将错误将其修正,通过双重验证达到最大的识别效果。
Q:你认为本科的学术经历会对未来读研甚至职业规划起到什么作用和帮助呢?
A: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习的这两年,我更明确了自己的方向和目标,希望自己能够在机器学习、视觉图像或通信方向方面有更多的了解和探索。在本科阶段跟随教授,进行了信道编码,压缩感知方向的学习。在本科毕业设计中选择了图像识别方向,关于人体姿态识别,步态感知识别等。在学习中加强了我的控制背景,进一步建立我的机器学习和机器视觉知识。我希望建立智能和自适应系统,可以在现实世界中使用,平衡精度,稳定性和速度,帮助多个来源的感觉数据和先进的自动学习和视觉算法。我特别想希望能构建一个可以根据当前环境做出反应并做出决策的自适应系统。另外,我坚信图像数据是我们最可靠的资源之一,从Google自动驾驶汽车、Tesla的Autopliot(自动辅助驾驶)系统等现有系统可以得到验证。这些技术进步大大的便利我们的生活,尽管早起还有不少问题,不管是技术上或是道德上,但我正通过自己的学习,希望能够在将来为社会的便利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
Q:你认为从高中到大学乃至研究生阶段,是否有人影响了你的人生?包括对于专业的选择,出国深造的选择,或是对品格的影响。
A:在这里我不得不提到我的父亲,我父亲并不常和我聊天,但我俩在一起的时候,我总是获益匪浅。直到现在我依稀记得他在我上大学时同我说的话,你应该在大学里,完成你步入社会之前的知识、技能储备。这是你人生中一个试错的阶段。
Q:你认为你自己申请研究生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呢?前途的老师是否给了你比较准确的建议和规划呢?
A:说实话除了对本专业有巨大的兴趣和热情,我可能跟其他申请者比起来也没有什么优势。由于转专业,GPA不算特别高,托福刷了好几次好不容易刷到100,GRE也没有上320.除了几次竞赛经历,没有其他特别有含金量的科研项目。对于top50的大学来说,好像确实不算很好的申请人。这里也很感谢前途美研的老师们。曾老师是最早认识的,在初期让我对留学和申请有了更系统的认识,也让我明确了自己的定位,对以后要走的路也有了更明确的方向,也在不停督促我,让我不至于在申请时手忙脚乱。刘老师在申请过程中和我聊了很多,包括如何选校,如何搜索相关学校背景资料,如何应对语言考试,在我压力最大的时候也给了我很多建议,让我感到亲切友好。后期申请中与我交流最多的是殷老师,她用她的专业知识为了解答了很多疑惑,在我依然忙着标化考试的时候,她通过过硬的专业能力,把我的背景准确细致地展示出来,给了我很多申请时的建议。非常感谢美研部的几位老师,没有你们,也没有今天这个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