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美前20物理博士申请案例
- 原创
背景介绍
申请难点
留学规划与提升
院校解读
留学方案
物理博士对比
本科院校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专业 物理学
GPA 3.6
TOEFL 112
GRE 328
GRE-sub 720
科研经历:两段中科院二维材料项目
录取:普渡大学全奖博士
案例2 许同学 2020年申请
本科院校 武汉大学
专业 物理学
GPA 3.6
TOEFL 101
GRE 325
GRE-sub 730
科研经历:武汉大学一段纳米材料项目
录取: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全奖博士
申请流程:
大一,开始规划整个博士申请,准备TOEFL
大二,专业课程学习,TOEFL刷分,开始学习GRE,在学校联系科研项目
大三,确定专业申请方向,TOEFL、GRE刷分,做一些深入的科研项目
大四,汇总文书素材,选校,套磁,GRE-sub考试,网申填写与递交
窦同学和许同学的共同经历:
两位同学同样都是物理专业凝聚态方向,研究课题比较类似,申请的时候,同时申请了物理凝聚态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这两个专业在申请的时候是可以算作一个专业方向的。
两位同学从大二开始,就安排他们在学校联系导师做课题,前期筛选了物理专业的各个分支,与新东方老师一起探讨各个专业小方向的研究课题、未来发展前景等,大二阶段可以从简单的项目入手,以学习课程和读论文为主,帮助课题组学长做一些初步的工作。
大三开始学习量子力学、固体物理等专业课程,这个阶段可以开始做一些申入的研究了,这时候的选题就很重要,需要参考美国部分院校的研究方向来选择。两位同学有一个共同的先天性优势,中国科学院大学和武汉大学的物理专业都很强,不需要联系外校的实验室,课题组导师也有海外留学经历,所做的科研项目都非常符合申请需求。
博士套磁阶段,先确定了申请院校范围,根据两个同学的研究方向,来筛选每个学校适合学生的教授,定位非常精准。从大四上学期开始套磁,几乎没有错过可能合适的教授。邮件往来在新东方老师的指导下共同完成。
窦同学和许同学的差异:
窦同学申请较早,而且是在本科去英国交换了一年才选择去美国读博的。窦同学的套磁经历比较痛苦,100封邮件平均只有4位老师回复,最终拿到录取的普渡大学,在学生拿到offer之前甚至都没有老师回复。但是,在通过学校录取之后,同时有三位普渡大学的教授面试了学生,最终学生选择了期中一位。
许同学是在2020年申请博士的,许同学虽然科研经历不是很多,但是在科研课题中有用到计算机深度学习的技术,博士导师面试学生的时候,全程只问了一个问题,学生在课题里是如何应用deep learning的。面试结束之后,导师对学生非常满意,最终也给了全奖录取。
综合两位学生的经历:
1、
早规划,掌握最新的留学信息
2、
针对性准备,参考美国的教育特色
3、
TOEFL、GRE成绩早准备,不要占用太多学习时间
4、
合理套磁,争取面试,没有回复不要慌张
5、
借用计算机专业新技术,增强自身优势
6、
科研背景要有含金量,从选题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