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名校研究生申请成功案例:化学专业 L同学
- 原创
背景介绍
-
姓名: L同学
-
本科院校: 中国某双非一本大学
-
本科专业: 应用化学
-
GPA: 3.52/4.0 (均分85.2)
-
语言成绩:
-
日语:N2 (申请时),N1 (合格后)
-
英语:托福 88分
-
-
科研经历: 一段校级大创项目(无发表论文),毕业设计关于有机光电材料合成。
申请难点
-
院校背景不占优: 本科非985/211,在与中国985/211学生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
科研履历薄弱: 缺乏高质量的论文发表和重量级的科研项目经历,研究背景不够突出。
-
语言成绩“踩线”: N2刚过线,托福分数不算高,申请国立大学时竞争力不足。
-
申请时机迷茫: 对日本“内诺制”(教授主导制)的申请流程不熟悉,不知何时、如何联系教授,研究计划书撰写也无从下手。
留学规划与提升
面对L同学的背景和难点,我们为他量身定制了“科研背景提升 + 精准院校定位 + 深度套磁策略”的规划方案。
第一阶段:定位与背景提升
-
深度剖析,明确方向:
-
与学生进行了多次深入沟通,结合他的本科课程、毕业设计兴趣点以及日本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我们将研究方向精准定位在“有机合成化学”和“功能高分子材料”这两个方向。这避免了方向过于宽泛,有助于后续精准查找教授。
-
挖掘学生亮点:我们帮助学生梳理其在“大创项目”和“毕业设计”中的具体工作、遇到的困难、解决的方案,将这些细节提炼成申请中的“故事点”,以弥补科研履历的不足。
-
-
语言能力强化计划:
-
日语: 建议学生在申请季开始后继续学习日语,目标是在入学前考出N1证书,并在与教授面试时展现出流利的日语沟通能力。
-
英语: 保留托福88分的成绩,不再刷分。我们将策略调整为:在联系教授时,重点强调其英语能力足以阅读英文文献和进行学术交流,满足实验室要求。
-
-
研究计划书攻坚:
-
这是申请的核心。我们指导学生大量阅读目标教授的最新论文和综述,了解学术前沿。
-
与学生共同头脑风暴,确定了一个与目标教授研究方向高度契合、既有创新性又切实可行的研究课题。
-
在文书老师的辅导下,学生完成了一篇逻辑清晰、研究背景扎实、研究方法明确的高质量研究计划书。这份计划书成为了后期套磁的“敲门金砖”。
-
第二阶段:申请与套磁
-
精准选校与教授名单:
-
“个性化”套磁信沟通:
-
拒绝群发模板。我们为每一位教授都撰写了专属的套磁信:
-
开头表明如何了解到教授的研究(例如:拜读了您在某期刊上关于XX的论文,深受启发)。
-
简要介绍自己的学术背景和研究兴趣,并说明其与教授实验室的契合点。
-
附上精心准备的研究计划书和成绩单,请求教授的意见和指导。
-
-
持续跟踪邮件,对教授的回复(甚至是不回复)制定不同的应对策略,并辅导学生进行面试准备。
-
第三阶段:面试与内诺获取
-
在发出套磁信后,我们收到了多位教授的积极回复,其中名古屋大学和筑波大学的教授表示了强烈兴趣并要求进行在线面试。
-
我们为学生安排了多轮模拟面试,覆盖了专业知识、研究计划书细节、未来规划、以及为什么选择日本和该教授等所有可能的问题。面试后,指导学生发送感谢信,进一步巩固印象。
-
最终,筑波大学的教授率先给予了“内诺”,对L同学的研究设想和面试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随后,名古屋大学的教授也发出了内诺。
院校解读
最终录取结果
-
合格院校: 筑波大学 数理物质科学研究科 化学专业
-
录取过程: 获得教授内诺后,我们指导学生顺利完成了出愿材料的提交,并成功通过材料审核,最终获得合格证书。
L同学的案例再次证明,清晰的规划、精准的定位和出色的申请策略完全可以弥补硬件背景的不足。日本教授更看重的是学生的研究潜力、专业契合度以及与实验室的匹配度。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通过研究计划书和套磁沟通,将这些软实力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2).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