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绍
本科华中科技大学人工智能自动化学院
GPA3.8+,托福100+
多段科研经历
申请难点
软背景补充,名校申请竞争压力大
留学规划与提升
同学是大一就找到武汉新东方美研团队老师进行留学读研双规划指导的。
首次沟通就梳理了双规划思路,目标(国内华五+美国Top30)以及大致的时间安排,一拍即合,开始配合。
一方面同学重视绩点,保持较高的GPA成绩排名,另一方面我们也早早的规划了科研目标,大一开始接触,确保校内科研精准匹配的同时,也补充了校外包括全美计算机专业排名top 1的卡内基梅陇大学线上科研(新东方项目),以及国内清北级别的暑期科研项目。既让同学在本科期间参与到优秀的科研项目中为读博士打下好的基础,也为后续录取梦校提升了竞争力。语言备考部分也是在大一暑假就早早出分了,这也是后续科研竞争优势之一。
早规划的好处就是目标明确,精准发力。在别的同学还在焦虑毕业去处的时候,同学已经斩获了心仪导师的博士录取——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与AI Lab联合直博项目。
再次恭喜同学,也把好运传递给录取梦校准备的各位学弟学妹,早规划,早录取,找前途!
院校解读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与 AI Lab 联合直博项目是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上海 AI 实验室)深度合作的博士培养项目,旨在培养人工智能与电子工程交叉领域的top科研人才。上海 AI 实验室是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新型科研机构,聚焦大模型、具身智能、科学智能等前沿方向,拥有国际顶尖的科研资源和算力支持。电院作为上海交大优势学科群,在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领域拥有深厚积累,其电子工程系在光通信、集成电路等方向成果显著。项目依托双方资源,以 “人工智能 + 电子工程” 为核心,培养具备跨学科创新能力的博士生。学生将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如大模型训练系统、智能芯片设计等,同时获得上海 AI 实验室提供的专项奖助学金(含科研津贴)和顶配计算资源。
核心研究领域
智能系统与芯片:包括光电 AI 芯片设计、超高速智能计算系统等,如电子工程系陈一彤教授团队研究的 “光电智能计算系统”。
多模态大模型:涉及语言大模型、多模态融合等,如上海 AI 实验室张超教授团队(清华电子工程系兼职导师)的多模态语音语言处理研究。
智能感知与通信:聚焦 5G/6G 通信网络、智能无线组网等,如电子工程系丁良辉教授团队的分布式动态接入技术研究。
科学智能:涵盖分子大模型、地球空间大模型等,与电院区域光纤通信网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光通信技术形成交叉。
科研平台与资源
算力支持:上海 AI 实验室提供千卡级 GPU 集群,支持大规模模型训练。
校企合作:学生可参与华为、腾讯等企业联合项目,如电子工程系刘晓敏团队与华为合作的智能光网络建模项目。
国际合作:优秀毕业生可优先获得海外一流高校访学机会或上海 AI 实验室博士后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