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澳洲到国家电网:一位电气工程留学生的成功求职之路
- 原创
背景介绍
一、学生背景:明确目标,精准规划
张同学在国内本科就读于某211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成绩中上(GPA 3.4/4.0)。他的职业目标非常清晰:进入国家电网或大型能源企业。但在国内考研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他选择通过海外深造提升竞争力,并希望借助留学经历增加国际化视野。
经过详细沟通,我们为他制定了**“澳洲名校+专业对口+实习经验”的留学方案,最终他成功入读:
✅ 学校: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全球工程学科排名前20(QS 2024)
✅ 专业:Master of Engineering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成绩:毕业均分Distinction(75+)**,核心课程(如电力系统、可再生能源技术)成绩优异
申请难点
留学规划与提升
二、留学期间的关键准备
1. 学术与技能提升
- 课程选择:重点选修了智能电网、高压工程、电力市场分析等与国家电网业务高度相关的课程。
- 科研项目:参与了UNSW与澳洲能源公司的合作课题,研究分布式能源并网技术,并发表了一篇会议论文。
- 软件技能:熟练掌握MATLAB、PSCAD、ETAP等电力系统仿真工具,这些技能在国家电网笔试和面试中成为加分项。
2. 实习与行业经验
- 澳洲本地实习:通过学校Career Hub,张同学获得了悉尼一家电力咨询公司的暑期实习机会,参与澳洲电网稳定性分析项目。
- 国内暑期实习:利用假期回国,争取到国内某省级电力设计院的实习,积累了国内电力系统的实操经验。
3. 求职前的“本土化”准备
- 政策研究:提前半年研究国家电网的招聘要求,重点关注**“留学生专业认证”**问题(如教育部学历认证、专业名称匹配度)。
- 笔试备考:针对国家电网**“电工类”笔试大纲**,系统复习了《电力系统分析》《继电保护》等国内教材,弥补中外课程差异。
- 人脉拓展:通过LinkedIn联系到几位国家电网在职的校友,了解招聘流程和面试侧重点。
院校解读
留学方案
三、求职过程与心得
1. 网申与笔试
- 网申技巧:在“专业名称”一栏,张同学在简历中明确标注了国内对等专业名称(如“电气工程”而非“Electrical Engineering”),避免因名称差异被系统筛掉。
- 笔试高分秘诀:他的电工类笔试成绩排名前10%,得益于:
- 对国内电力行业规范(如GB标准)的补充学习;
- 反复练习国家电网历年真题,尤其是**“行测+专业题”**的时间分配。
2. 面试表现
- 结构化面试:面试官对他在澳洲的电网研究项目很感兴趣,他通过**“STAR法则”**(情境-任务-行动-结果)清晰展示了项目成果。
- 职业动机:当被问到“为什么选择回国就业”时,他结合**“双碳目标下中国电力行业机遇”**,强调自己希望将海外技术经验与国内需求结合。
3. 最终结果
经过层层筛选,张同学成功拿到国家电网某省公司的录用通知,岗位是电力系统规划工程师,年薪(含福利)达到20W+。
四、给留学生的建议
- 专业对口是王道:国家电网等国企对专业匹配度要求严格,建议选择电力、能源、自动化等明确对口的专业。
- 提前“本土化”适应:留学生需主动补足国内行业知识(如国网考试大纲),避免“水土不服”。
- 实习经历双向积累:海外实习+国内实习组合能同时体现国际视野和本土适应能力。
- **善用校友资源

- 擅长申请:
- 中学,本科,研究生
- 擅长专业:
- 工程电气/机械/能源,商科/金融/商业分析,计算机专业,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