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一顿早餐、一次零食都是再寻常不过的小事。但对 1 型糖尿病患者而言,每一次进食都意味着要提前 20 分钟停下手中事务,计算碳水化合物含量、测量并注射胰岛素。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NU)计算机学院研究员 Chirath Hettiarachchi 博士,正用人工智能技术改变这一现状,为糖尿病与抑郁症患者带来全新希望 —— 这仅仅是他科研征程的起点。
用 AI 破解糖尿病管理难题
Hettiarachchi 博士深耕生物医学工程与人工智能的交叉领域,核心研究方向是尖端自动化胰岛素输注系统。他采用强化学习技术,这种通过 “试错” 自主学习的人工智能,能让系统持续自主调整胰岛素剂量,从根本上减轻患者的日常管理负担,甚至有望彻底消除这一困扰。
驱动他踏入健康研究领域的,是 “用技术切实帮助他人” 的纯粹初心。尽管专业背景为电子学,与健康领域并无直接关联,但他乐于攻克跨学科难题,在不断学习中见证技术为他人带来改变,这份满足感成为他坚持的动力。此前,他曾联合创办医疗科技初创企业,专注健康预测工具开发,还深入研究机器学习在 2 型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并通过 ANU “健康在我手中”(OHIOH)计划完成博士学业。
目前,这款智能胰岛素输注系统已进入临床前试验阶段。研究团队通过计算机模拟验证系统性能,全程有临床医生与患者提供密切反馈,确保系统安全可靠、贴合日常生活场景需求。这份专注与投入也收获了业界认可:他不仅在 2025 年堪培拉健康年度研究会议中获评 “杰出新研究员(高度推荐)”,还凭借相关成果拿下 2024 年健康创新大会 “最 佳科学论文奖”,并斩获 2025 年 ANU “早期职业研究影响力奖”。
打破技术壁垒,让 AI 触手可及
除了核心研究,Hettiarachchi 博士还致力于教育普及与技术可及性推广。他发现人工智能研究与实际应用之间存在断层,于是在 OHIOH 计划支持下,开发了免费网页版教育工具 CAPSML。这款工具兼具教育与研究功能,即便没有编程基础,临床医生与 1 型糖尿病患者也能深入理解人工智能驱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如今,CAPSML 已在全球 55 个国家拥有超过 1800 名使用者,更为学生主导的研究项目搭建了平台。目前已有 1 名 ANU 硕士研究生、2 名荣誉本科生,以及 4 名海外荣誉本科生参与相关研究,探索优化系统的新方向。作为 “开放科学” 的坚定倡导者,Hettiarachchi 博士将团队所有代码与工具开源,让更多人能在此基础上推进研究、复现成果并实现创新,加速整个领域的发展进程。
他始终坚信,技术设计应 “与社区共同完成”,而非单纯 “为社区而做”。“问题导向” 的工作方法是他的科研准则 —— 若陷入 “技术导向”,容易研发出看似先进却不切实际的解决方案,也会忽视各学科的专业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