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4年起,澳大利亚政府便开始探讨对国际学生规模实施管控,原计划在2025年对新生录取人数设置明确上限。然而,由于自由党与绿党的联合反对,该提案在当时被暂时搁置。
至2024年,相关立法工作重新启动。尽管政策框架基本延续上一轮讨论,但关键变化在于正式删除了“留学生人数上限”条款。教育部长Jason Clare强调,取消人数限制不等于放松监管,而是将管理重心从硬性数量控制转向维护教育体系的整体诚信与质量。
在新的制度设计下,澳大利亚政府将采取多方面措施强化对国际教育行业的治理,包括加强对教育机构的资质审查、打击非法中介与“幽灵学校”、建立全国统一的学生招收规划机制等。此外,政府还设立了招生协调机制:当某一教育机构的招收人数接近预设阈值时,签证审批流程将适度放缓,以实现有序分配与宏观调节。
根据规划,2026年澳大利亚国际学生的招收目标设定为29.5万人,较2024年的27万人有所提高。这一调整显示出澳大利亚在扩大国际教育规模的同时,注重推进“有序扩张”,力求避免数量激增对教育质量造成冲击。
本次政策调整对真正有意在澳深造的学生而言具有积极意义。一方面,取消人数上限消除了以往因名额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新政策聚焦于教育质量与体系诚信,致力于保障合规留学生的权益。
具体而言,教育部新规明确提出以下措施:
· 禁止教育中介在协助学生转学过程中收取高额佣金;
· 严厉打击通过更名重新注册或实际未开展教学活动的“空壳学校”;
· 查处以贩卖文凭、不执行考勤制度为手段的虚假教育机构;
· 要求澳大利亚高校在海外设立的分校维持与本土一致的教学标准;
· 对教学质量低下或课程设置不达标的院校,实施招生配额限制或禁止扩张。
此次改革可视为澳大利亚国际教育领域的一次系统性整顿。政策导向清晰表明,未来能够进入并留在澳大利亚学习的学生,需具备真实的学业能力与学习意愿。长期来看,这一转型不仅有助于提升留学生的整体体验,也将进一步巩固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国际声誉与文凭含金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