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的百货商店或传统市场里,你常会看到一块块方形布料,它们有的印着樱花与流水,有的绘着吉祥的鹤与龟。
它们并不是单纯的装饰品,而是被称为“風呂敷(ふろしき)”的传统包裹布。
别看它只是一块布,却能变化出无数种用途:包礼物、提物品,甚至折叠成一个临时手提袋。
在塑料袋和纸包装随处可见的今天,风吕敷似乎有些古老,却依旧顽强地留在日本人的生活里。它不仅是一种实用工具,更是一种凝结了智慧与美学的文化符号。
01風呂敷的由来
一看到“風呂敷”这个名字,大家首先可能会想到浴室洗浴之类的用途,而这也的确是它曾经的含义之一。
风吕敷的历史可追溯至奈良时代(约公元700年),最初被称为「包み」。当时主要用于保护日本寺庙内的贵重物品,并非所有百姓皆可拥有,正仓院的藏品中有最古老的风吕敷。
到了平安时代,风吕敷的用途逐渐有了变化,开始用来包裹衣物。而演变成我们今日所见的实用包袱布,则是在室町时代。
据说,这要归功于一群前往温泉的贵族,为了避免自己的衣物与他人混在一起,便开始使用风吕敷来包裹并识别自己的衣服。
大约 600 年前,将军足利义满在京都建造了一座浴场,并邀请当地的贵族们前来共浴。为了避免贵族们不小心拿错彼此的和服,许多受邀者便将衣物和随身物品包裹在印有家纹的布巾中。
于是风吕敷的名称就由此诞生——「風呂」与「敷」这两字组成。
风吕敷的使用方式逐渐普及,并成为一种趋势。
没过多久,几乎人人都拥有一条风吕敷,用来携带各种物品——从打包食物、采买日用品、包裹工具与易碎品,到礼品包装,甚至直接当作万用包来使用。
可以说,风吕敷是一块浓缩了日本生活史的布,从古代延续至今,见证了社会变迁。
02包裹的艺术
风吕敷因其灵活性和多用途性备受推崇。虽然看似只是一块简单的方形布料,但通过不同的折叠与系结方法,风吕敷可以适应各种形状与尺寸的物品。
风吕敷在包装不同大小和形状的物品时,都能通过折叠、打结和包裹使其变得稳固而美观。
比如用对角包法,可以包裹西瓜或酒瓶;用双耳结法,可以变成便携的手提袋;用多层折叠法,还能保护易碎的器皿。
风吕敷的使用不仅讲究技巧,更强调美感,布料的图案和结的形状本身就是一种艺术。每一次包裹,都像是与物品进行的对话,体现出日本文化中“形式与功能并重”的美学理念。
03風呂敷与现代生活
伴随近年来的日本复古风潮,风吕敷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年轻一代重新学习并接受传统工艺,特别是20至30岁群体中,风吕敷是一种大热时尚单品。
在京都等旅游城市,风吕敷工坊与推广活动日益兴盛,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年轻人。在这些活动中,人们不仅可以学习到风吕敷的系结技巧,甚至还能亲手染制布料,使这一传统技艺得以延续。
04風呂敷的环保价值
作为一种传统的和风时尚,风吕敷近年来也因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而备受关注。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升,风吕敷被视为一次性塑料袋和包装材料的理想替代品。
2020年,日本政府出台了一项法律,规定商店需对一次性塑料袋收取费用。在此背景下,传统的风吕敷再次被广泛使用。
其易于折叠携带,且能灵活适应多种用途,是理想的环保袋选择。它被视为一种“零废弃”生活的象征,不仅能替代一次性购物袋,还能循环使用数十年。
许多设计师和艺术家开始重新设计风吕敷,把传统花纹与现代图案结合,使它既有古典韵味,又符合年轻人的审美。
甚至有企业推出“风吕敷工作坊”,教人们如何利用一块布进行百变包裹。这种现代化转型让风吕敷不仅仅是文化遗产,也成为环保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05風呂敷的美学与象征
风吕敷不仅是一块布,它还承载了文化与情感。布料上的图案往往取材于四季风物,如樱花、红叶、松鹤、流水,折射出日本人对自然的敏感与热爱。
打结的方式也不仅是固定物品,更是一种象征,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的联结。
送礼时使用风吕敷,包裹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份心意,体现了日本人重视“外形”与“礼节”的传统。在这个意义上,风吕敷不仅是物质的包装,更是情感与文化的包装。
一块方布,看似简单,却浓缩了日本生活的哲学。风吕敷的历史告诉我们,实用与美感并不矛盾,传统与现代也可以共存。
它既是古代浴场里的衣物包裹布,也是今天环保生活的象征。它教会我们在最平凡的日常中发现美与智慧,也提醒我们尊重自然、珍惜物品。
下次在日本百货商店里看到精美的风吕敷,不妨伸手触摸那份柔软,想一想它背后延续千年的文化故事。或许你会发现,真正让人感动的不是那块布,而是那份被反复传递的温度与心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