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香港首间应用科学大学,香港都会大学 2026 秋季入学精准布局民生刚需与行业缺口,新增言语科学及儿童语言障碍理学硕士等特色专业,以 “普通话授课 + 强制实习” 的实用型培养模式,搭配 11 月 15 日开放的早申通道,成为 26fall 留学的 “亲民黑马”。
一、民生刚需赛道:言语科学与儿童语言障碍硕士
这一新增专业堪称 “特殊教育领域的及时雨”,精准响应国家融合教育政策,是香港少数聚焦普通话背景的儿童语言干预硕士项目。课程体系直击临床需求:必修课涵盖儿童语言发展评估、语言障碍干预策略等核心内容,更增设自闭症儿童沟通训练、双语环境语言支持等特色模块,教材以中文为主,彻底打破语言学习壁垒。
具竞争力的是强制临床实习环节—— 学生将在香港公立医院言语治疗科、儿童康复中心等合作机构完成不少于 200 小时的实操训练,亲身参与评估量表制定、干预方案落地等全流程工作。当前内地儿童语言治疗师缺口超 20 万,毕业生可无缝对接内地特教学校、康复机构,或进入教育科技公司研发干预工具,起薪普遍达 15-25 万人民币 / 年。
二、申请门槛友好:跨专业 + 低语言要求双优势
港都会延续 “兼容并蓄” 的招生理念,新增专业的申请政策极具吸引力。专业背景方面,除语言学、教育、康复治疗等相关专业学生外,拥有 “支援沟通困难儿童” 工作经验的跨专业申请者也能获得优先审核,特别适合想转型特殊教育领域的职场人。
语言要求更是诚意满满:不仅接受雅思 6.0、托福 79 等常规成绩,内地学生凭大学英语六级 430 分即可申请,部分中文授课专业甚至可豁免英语成绩。对比香港同类专业,该项目 1 年制全日制学制搭配约 15 万港币的学费,性价比优势显著,极大降低了留学门槛。
三、早申攻略:11 月 15 日抢占先机
港都会采用 “滚动录取、额满即止” 机制,热门专业往往提前 3-4 个月招满。26 秋申请通道将于 11 月 15 日正式开放,建议申请者重点准备两类材料:一是相关经验证明(如特教机构实习证明、志愿者服务记录),二是体现同理心与专业认知的个人陈述,突出对儿童语言干预领域的理解。
值得注意的是,首年招生的专业竞争压力较小,录取率预计比成熟专业高出 25% 以上。若能在 12 月前完成递交,还可优先获得面试机会,显著提升录取概率。
从临床实操到就业适配,港都会用新增专业诠释了 “应用科学” 的核心价值。对于追求高性价比、想深耕民生服务领域的申请者而言,11 月 15 日开放的申请通道,正是抢占职业新赛道的黄金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