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 10 月 13 日,2025 年诺贝尔奖季圆满落幕,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经济学奖、文学奖、和平奖六大奖项的 14 位获奖者全部揭晓。这些获奖者凭借在各自研究领域的突破性成果赢得荣誉,其背后的学术培养院校与任职机构,也直观展现了全球优质教育体系的科研积淀。以下将全面梳理本届诺奖得主的核心贡献及关联院校的实力表现。
六大奖项得主与核心成就
诺贝尔物理学奖
- 获奖者:约翰・克拉克(John Clarke)、麦克・H・德沃雷特(Michel H. Devoret)、约翰・M・马蒂尼(John M. Martinis)。
- 学术履历:约翰・克拉克拥有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目前担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麦克・H・德沃雷特毕业于法国巴黎第十一大学并获博士学位,现任职于美国耶鲁大学和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约翰・M・马蒂尼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现任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教授。
- 获奖成果:在电路系统中发现宏观量子力学隧穿现象与能量量化规律,成功将量子力学效应从微观层面拓展到宏观电路领域,为量子计算、量子传感等前沿技术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诺贝尔化学奖
- 获奖者:北川进(Susumu Kitagawa)、理查德・罗布森(Richard Robson)、奥马尔・M・亚吉(Omar M. Yaghi)。
- 学术履历:北川进现任日本京都大学高等研究院特别教授;理查德・罗布森在英国牛津大学先后取得学士、博士学位,自 1966 年起一直在澳洲墨尔本大学化学系任职;奥马尔・M・亚吉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讲席教授。
- 获奖成果:在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的开发领域做出奠基性工作,推动该类材料在气体吸附、催化反应、环境治理等多个领域的实际应用。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获奖者:玛丽・E・布伦科(Mary E. Brunkow)、弗雷德・拉姆斯德尔(Fred Ramsdell)、坂口志文(Shimon Sakaguchi)。
- 学术履历:玛丽・E・布伦科获美国华盛顿大学分子与细胞生物学学士学位、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弗雷德・拉姆斯德尔于 1987 年获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学位,现任美国旧金山索诺玛生物治疗公司科学顾问;坂口志文 1983 年获日本京都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现任大阪大学免疫学前沿研究中心杰出教授。
- 获奖成果:在外周免疫耐受领域取得开创性发现,清晰揭示免疫系统避免攻击自身组织的内在机制,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以及癌症免疫疗法的研发提供关键理论支撑。
诺贝尔经济学奖
- 获奖者:乔尔・莫基尔(Joel Mokyr)、菲利普・阿吉翁(Philippe Aghion)、彼得・豪伊特(Peter Howitt)。
- 学术履历:乔尔・莫基尔获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西北大学教授;菲利普・阿吉翁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并获博士学位,目前任职于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和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彼得・豪伊特获美国西北大学博士学位,现任美国布朗大学教授。
- 获奖成果:深入阐述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明确通过技术进步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前提条件,以及通过创造性破坏模式推动经济长期增长的路径。
诺贝尔文学奖
- 获奖者:拉斯洛・克拉斯诺霍尔卡伊(László Krasznahorkai)。
- 获奖成果:其作品以引人入胜的叙事风格和富有远见的创作视角,在世界末日般的压抑氛围中彰显艺术的独特力量,通过复杂的叙事结构与深刻的哲学思考,探讨人性本质与社会现实议题。
诺贝尔和平奖
- 获奖者:玛丽亚・科里娜・马查多(Maria Corina Machado)。
- 获奖成果:长期致力于推动委内瑞拉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为促成该国从独0裁统治向民主制度的公正和平过渡持续开展斗争,展现出坚定的信念与不懈的努力。
优质院校的诺奖培育实力
美国加州大学系统:公立高校的科研标杆
本届诺贝尔奖中,美国加州大学系统表现突出,其教职工与校友共斩获 5 项奖项。这也是诺贝尔奖历史上首次有同一机构的 4 名教职工在同一年获奖,使该系统累计获得的诺贝尔奖数量突破 70 项。
作为公立大学系统,加州大学的科研资金主要来源于公共财政支持与联邦科研项目资助,这种资金结构使其形成 “社会耐心型” 科研模式。该模式不追求短期科研产出,不局限于商业回报导向,而是为科研人员提供充足的探索空间与试错机会。
加州大学由分布在旧金山、洛杉矶、伯克利、圣芭芭拉、圣地亚哥等地的 10 所分校组成,各分校在不同领域均具备国际影响力。例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经济学、材料科学等领域成果显著;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擅长影视传媒、心理学、生物医学研究;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则在海洋学、神经科学、生命科学领域形成特色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诺贝尔奖得主设立专属停车位,这一细节不仅是对获奖者的纪念,更象征着学校对持续投身科研的学者的重视。截至 2024/25 学年,加州大学系统共有约 4.1 万名国际学生,占总学生人数的 13%,其中中国学生约占国际学生总数的 43%。伯克利分校、洛杉矶分校、圣地亚哥分校各自拥有超过一万名国际学生,成为全球极具吸引力的公立高校集群。
英国高校:学术底蕴的持续彰显
2025 年诺贝尔奖名单中,英国高校再次展现深厚的学术积淀。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校友及教职员工分别斩获化学奖、物理学奖、经济学奖,延续了英国高校在诺贝尔奖历史上的优良传统。
截至目前,英国高校已累计培养出超过 130 位诺贝尔奖得主,数量在全球范围内仅次于美国。其中,剑桥大学累计产生 120 余位诺贝尔奖得主,位列全球高校第二位。该校的三一学院培养出超过 30 位获奖者,卡文迪许实验室更是孕育了多位物理学奖得主,成为物理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牛津大学作为英语世界最古老的大学,累计培养出超过 70 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全球学术界享有广泛声誉。伦敦大学学院累计培育 33 位诺贝尔奖得主,涵盖化学、物理学等多个领域,在神经科学和人工智能研究领域表现突出。曼彻斯特大学则有 26 位诺贝尔奖得主,涉及物理学、化学、医学和经济学领域,包括电子发现者约瑟夫・汤姆孙、石墨烯发现者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等知名学者。
从基础科研突破到人文精神传承,2025 年诺贝尔奖得主用不懈探索诠释了智慧的力量,而背后优质院校的培育体系,也为全球科研与教育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通过以上重庆前途出国留学老师的介绍,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出国留学的相关资讯信息可以点击登录重庆新东方前途出国官网了解。如果您对于留学还有任何相关疑问,可以直接点击进行留学在线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留学老师为您免费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