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人文及数码科技文学士介绍-新东方前途出国

留学顾问李天智

李天智

新马港组前期顾问

深圳
  • 学历背景:英语硕士,专业八级
  • 客户评价:专业度高,认真,负责
  • 录取成果: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香港大学
从业年限
5-7
帮助人数
144
平均响应
15分钟

顾问服务

1对1定制 · 专业服务 · 官网保障

在线咨询 顾问在线解答疑问
电话咨询 电话高效沟通留学问题

    预约回电

    顾问将于15分钟内回电

    获取验证码
    立即预约
    您的位置: 首页>顾问中心>李天智>日志>香港大学人文及数码科技文学士介绍

    欢迎向我提问

    *顾问预计24小时内解答,并通过短信方式通知您

    李天智

    李天智

    新马港组前期顾问

      获取验证码
      向TA提问

      温馨提示

      您当前咨询的顾问所在分公司为 深圳 为您推荐就近分公司 - 的顾问

      继续向李天智提问 >
      预览结束
      填写信息下载完整版手册
      获取验证码
      一键解锁留学手册
      在线咨询
      免费评估
      留学评估助力院校申请
      获取验证码
      立即评估
      定制方案
      费用计算
      留学费用计算器
      电话咨询
      预约回电

      顾问将于15分钟内回电

      获取验证码
      立即预约
      咨询热线

      小语种欧亚留学
      400-650-0116

      输入验证码
      我们已向发送验证码短信
      查看短信并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秒后可重新发送

      导航

      香港大学人文及数码科技文学士介绍

      • 本科
      • 留学指南
      2025-10-29

      李天智新加坡,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日本,德国,爱尔兰研究生深圳

      从业年限
      5-7
      帮助人数
      50
      平均响应
      15分钟内
      #向我咨询留学申请方案 咨询我

      香港大学人文及数码科技文学士介绍

      香港大学人文及数码科技文学士(Bachelor of Arts in Humanities and Digital Technologies, 简称 BA (Humanities and Digital Technologies))是由文学院开设的四年制跨学科本科课程,聚焦 “人文底蕴” 与 “数码技术” 的深度融合,培养适应数字时代的复合型人才。以下是其详细介绍:

      一、基本信息

      • 课程定位:文学院旗舰跨学科项目,2022 年起开设(截至 2024 年 5 月为较新课程,旨在响应数码化对人文领域的变革需求)。
      • 每年收生名额:约 20-30 人(小班教学,注重师生互动与个性化指导)。
      • 核心目标:打破 “人文” 与 “科技” 的传统壁垒,让学生既能掌握人文领域的批判性思维,又能运用数码工具解决人文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数字文化遗产保护、人文数据可视化等)。

      二、课程特色

      1. 跨学科深度融合:以 “人文” 为核心基底(涵盖文学、历史、哲学、文化研究等),融入 “数码科技” 实用技能(如编程基础、数据科学、数字媒体设计、人工智能伦理等),而非简单的 “人文 + 科技” 课程叠加。
      2. 项目式学习(PBL):课程围绕真实人文议题设计实践项目,例如 “用数字技术复原历史建筑空间”“分析社交媒体中的文化传播数据”“开发人文主题的互动数字产品”,强调 “从做中学”。
      3. 个性化选修路径:学生可根据兴趣选择两大方向深化学习,灵活匹配职业规划:
        • 数字人文实践方向:侧重数码工具在人文领域的应用(如数字档案建设、人文数据挖掘);
        • 人文与科技伦理方向:侧重探讨数码时代的人文价值(如 AI 伦理、数字身份、科技对文化的影响)。
      4. 业界与学术资源对接:定期邀请数字人文领域学者、科技企业从业者开展讲座,提供与博物馆、文化机构、科技公司的合作项目机会,部分课程包含短期实习或调研模块。

      三、核心课程设置

      课程总学分需修满 120 分(香港大学本科标准学分要求),核心模块包括:
      • 基础必修课程:数字人文导论、编程与人文数据处理、人文研究方法、科技伦理与社会;
      • 人文核心课程:文学与数字媒体、历史数据可视化、数字文化遗产、哲学与人工智能;
      • 数码技能课程:Python/R 语言基础、数据库设计、互动媒体制作、机器学习入门(人文应用方向);
      • 实践模块:数字人文项目设计(大三)、毕业设计(大四,需独立完成一个人文与数码结合的原创项目)。

      四、就业与深造前景

      1.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凭借 “人文 + 数码” 的复合能力,适配多领域岗位,典型方向包括:
      • 数字人文领域:文化机构(博物馆、图书馆)的数字项目专员、人文数据分析师、数字档案管理员;
      • 媒体与科技行业:内容科技(Content Tech)产品经理、数字媒体策划、科技公司的人文 / 伦理顾问;
      • 公共与文化部门:政府文化遗产保护部门、非盈利组织(如人文数字化推广机构)的项目协调员;
      • 其他领域:品牌文化传播、教育科技(EdTech)内容设计等。

      2. 深造路径

      • 可申请全球先进院校的数字人文、媒体研究、科技伦理、数据科学(人文应用方向)、文化遗产保护等专业硕士 / 博士项目;
      • 若侧重人文深度,也可转向传统人文学科(如文学、历史、哲学)的研究生阶段学习,具备数码技能将成为差异化优势。

      五、适合学生群体

      • 对文学、历史、文化等人文领域有浓厚兴趣,同时好奇数码科技如何改变人文研究与实践;
      • 希望避免单一学科局限,追求 “文理交叉” 的职业竞争力;
      • 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无需提前掌握编程基础,课程会从入门教起),且关注科技发展中的人文价值与社会影响。
       
       
      更多详情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专业顾问

      李天智

      从业年限
      5-7
      帮助人数
      50
      平均响应
      15分钟内
      在线咨询 顾问在线解答疑问
      电话咨询 电话高效沟通留学问题
      推荐阅读 换一换
      温馨提示

      您当前咨询的 李天智 顾问,所在分公司为 - ,已为您推荐就近分公司 - 的顾问。

      以下为-分公司顾问:

      继续向李天智提问
      输入验证码
      我们已向发送验证码短信
      查看短信并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秒后可重新发送

      提交成功

      稍后会有顾问老师反馈评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