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课业规划,
在服务国内国际学校体系的学生时,
我们更多关注的是课外的学术能力发力——比如AP课程、学术科研等。
因为在国内国际学校里,校内课程基本被固定,
学生可发挥的空间并不大。
🇨🇦 很多家长的误区:
“孩子到加拿大读高中,不就是正常上课、正常毕业吗?”
其实——大错特错!
在加拿大,高中选课决定了孩子能不能顺利毕业、能不能申请到理想大学。
这件事不是“随便挑几门课”那么简单。
📘 为什么选课这么关键?
在国内,高中课程是统一安排的,学生几乎没有选择。
但在加拿大,高中是学分制:
-
每门课对应一定学分;
-
学分修不够,就拿不到毕业证;
-
而大学只认特定课程的成绩。
换句话说:
👉 选课,其实就是提前在为大学申请铺路。
⚠️ 家长最容易忽视的三个坑
1️⃣ 把 EAL 当成英语课
很多国际生刚到加拿大,会先上 EAL/ELL(English as an Additional Language)。
这是语言支持课,帮助学生适应英文环境。
问题在于:
EAL ≠ 正式英语课(ELA, English Language Arts)。
如果孩子长期停留在 EAL:
-
无法选修很多高阶课程;
-
数学、科学、社会学科都受限;
-
到12年级还在补低阶课,根本赶不上大学申请节奏。
✅ 正确做法是:
把 EAL 当作过渡阶段,尽快衔接到 ELA,让孩子进入主课体系。
2️⃣ 数学衔接没算好
加拿大数学是分层的:
安省:Math 10 → Math 20 → Math 30 → Math 31(微积分)
BC省:Pre-cal 11→ Pre-cal 12 →Calculus 12(AP Calculus)(非必须)
如果前面的课程没选对,后面的高阶课根本修不了。
尤其对理工、商科方向的学生,
缺少高阶数学,大学申请直接受限。
3️⃣ 只顾兴趣,忽视核心课
加拿大高中课程很“花哨”:艺术、戏剧、木工、摄影……
兴趣培养当然好,
但如果选得太多、核心学分不够,大学一样不认。
申请时才发现:成绩很好,但没修必修课,照样被拒!
🧭 选课前,先定方向!
|
|
|
|---|---|
|
|
|
|
|
|
|
|
|
🕓 时间线怎么安排?
-
10年级:打基础、熟悉体系
-
11年级:进入大学申请所需核心课
-
12年级:修完关键课程,锁定申请资格
✅ 定期复盘最重要
每个学期结束后都要核对:
-
学分够吗?
-
大学要求的课在轨吗?
-
哪门课成绩要提上去?
别到12年级才发现方向错了——那时候想补都来不及。
到加拿大读高中,选课真的是一门技术活。
像 OSSD 系统:EAL 和 ELA 这种只差一个字母的课程,
如果没有人指导,孩子可能要多读一年、甚至错过大学申请。
BC省的话,如果你大学的目标,需要高阶数学,仅仅修到毕业要求的课程也是不够的。
对普通家庭来说,
时间、学费、机会都很宝贵。
选课规划比申请本身更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