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大学最新录取数据已经公布。根据UCAS在A-level放榜日发布的信息,2025年通过该系统被英国本科录取的国际学生共有52,640人,比2024年增加了1,470人,增长率为2.9%。其中,中国学生录取人数达到12,380人,比去年大幅增长13%。
这些数据背后有诸多因素。一方面,英国合规政策正在收紧,例如BCA指标的变化,使得部分高校不得不暂停某些课程或停止在某些国家的招生,以此来规避风险。另一方面,英国学生事务办公室的报告显示,目前约有40%的英国大学处于财政赤字状态。
正是在此背景下,国际学生,尤其是数量持续增长的中国学生,为英国高校缓解财务压力起到了重要作用。虽然一些大学在录取时更倾向于多招本国学生,但在实际操作中,国际学生因为能改善学校财务状况,依然备受青睐。
部分英国高校甚至在学生没有完全达到录取要求时,也愿意优先录取他们。这一切都是为了增强学校的财政稳定性。
在英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很多人都喜欢做同一件事:在朋友圈晒出母校和它的世界排名。
这不只是为了分享喜悦,更体现了大家对学校声誉的认同。
虽然评价大学好坏有很多标准,但全球排名确实是最直观的一个。而在各种排名里,英国大学一直表现不错。
2025年QS世界大学百强榜上,英国占了15个位置,数量仅次于美国。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前十名中,英国大学就占了四所。
这样的排名成绩,自然成了留学生晒母校的底气。
如果母校排名还在往上升,同学们就更愿意分享了——毕竟学校的名气大了,自己手里的学位也显得更有“含金量”,这当然是好事。
比如帝国理工学院,从2020年的全球第9名,一下子升到了2025年的第2名。南安普顿大学和利兹大学也进步明显,从2018年的一百名开外,分别到了第80和第82名。
难怪有留英的小伙伴开玩笑说:“我的学校,比我还努力。
对留学生来说,学校排名不仅关乎声誉,更直接关系到回国后的发展机会。
例如在上海,毕业于全球排名前50大学的学生可以直接落户;排名51至100的大学毕业生,也只需缴纳6个月社保。在这一政策覆盖的院校名单中,英国有19所大学符合条件,为留学生回国发展打开了便捷通道。
在就业市场上,学校排名同样是企业筛选人才的重要参考。猎聘2022年的一份报告显示,超过80%的企业HR认为,毕业于QS世界百强大学的留学生,其竞争力不逊于甚至超过国内985/211高校的毕业生。
国留学在时间和金钱上的优势也十分明显。
以硕士为例,相比中、美、澳等国通常需要2-3年完成,英国绝大多数硕士课程只需一年。数据显示,在英国近两万个硕士项目中,有77%学制在一年以内,极大节省了时间成本。
费用方面同样具有竞争力。对比伦敦和纽约:伦敦国际学生的年均学费约为2.59万美元,而纽约高达4.76万美元。生活开销上,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建议的学生年度支出上限约为2.09万美元,而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仅学杂费与生活费就已接近2.16万美元,且不包含旅行支出。
总体来看,一年制英硕不仅总花费更低,还能让学生提前一至两年进入职场,在落户、求职和职业起步上抢占先机,展现出更高的综合性价比。
智能决策中心
- 财政健康检测:输入院校名称查看财务评级
- 落户模拟器:预测2026排名变动对落户影响
- 拒签申诉模板:针对BCA政策被拒案例
- 校友薪酬地图:按行业/城市筛选案例
定制服务:
① 生成3套「冲-稳-保」组合(含新开专业)
② 提供Top10院校财政简报
③ 安排前UCAS审核官咨询
④ 获取PSW签证成功率测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