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专业博士毕业生在学术界就业的岗位和单位主要包括以下类别(按机构类型和岗位性质分类):
一、高校教职
-
岗位类型
- 讲师/助理教授(Tenure-track)
- 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
- 教授(Full Professor)
- 研究员(Research Professor,非教学岗)
- 青年人才计划岗位(如国内“海外优青”“青千”,国外Junior Research Fellow)
-
典型单位
- 国内高校:
- 清华大学(物理系、工程物理系)
-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
- 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
- 国外高校:
- MIT(物理系、核科学与工程系)
- Stanford(应用物理系)
- ETH Zurich(物理系)
- 国内高校:
二、科研院所
-
岗位类型
- 副研究员/研究员(长期职位)
- 博士后(过渡职位)
- 课题组长(PI,需独立申请经费)
-
典型单位
- 国内:
- 中国科学院下属院所:
- 高能物理研究所(粒子物理、加速器)
- 物理研究所(凝聚态、光物理)
- 上海光机所(激光物理)
- 近代物理研究所(核物理)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等离子体)
- 中国科学院下属院所:
- 国外:
- 德国马普学会(Max Planck Institute,如MPI for Physics)
- 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ANL,核物理方向)
- 国内:
三、国家实验室与大科学装置
-
岗位类型
- 科学家(Scientist)
- 工程师(加速器/探测器方向)
- 数据分析师(实验物理方向)
-
典型单位
- 国内:
-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EAST托卡马克装置)
- 散裂中子源(CSNS,东莞)
- 国外:
- 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ANL,凝聚态与材料物理)
-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高能物理)
- 国内:
四、交叉学科研究机构
-
岗位类型
- 跨学科研究员(如量子信息、生物物理)
- 技术开发岗(如半导体工艺、光学仪器)
-
典型单位
- 国内:
- 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
- 之江实验室(智能计算与量子传感)
- 国外:
-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精密测量)
-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量子计算)
- 国内:
五、国际组织与大型科研合作项目
-
岗位类型
- 项目科学家(国际合作项目)
- 技术协调员(如ITER聚变工程)
-
典型单位
-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法国)
- 欧洲同步辐射光源(ESRF)
- 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意大利)
六、教育机构与科学传播
-
岗位类型
- 高校实验教学中心技术岗
- 科普机构研究员/策展人(如科技馆)
-
典型单位
- 中国科技馆(物理展区设计)
- 高等教育出版社(物理教材编写)
七、博士后职位(过渡性岗位)
- 国内:
- “博新计划”博士后
- 中科院特别研究助理
- 国外:
- 欧盟“玛丽·居里学者”
- 日本JSPS博士后
关键申请渠道
- 高校/院所官网招聘板块
- 学术会议(如APS March Meeting)的招聘环节
- 基金委人才计划(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青”)
- 专业招聘平台(如Nature Careers、AcademicKeys)
注:岗位竞争激烈,建议结合研究方向提前积累高水平论文、国际合作经历及独立科研项目申请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