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Faculty of Arts)是香港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庞大的人文学科教研重镇之一,以“承继中西、贯通古今”为使命,提供从本科到博士的完整培养体系,并在QS 2024学科排名中把语言学、现代语言学、人类学送进全球前50。
一、学院概览
- 
成立时间:1963年(与大学同步创校)
- 
学系数目:11个学术系所,外加
 – 中国研究中心
 – 英语、中文两大语言教学支持单位
 – 30+跨学科研究中心(如翻译研究中心、道教研究中心、基督宗教研究中心等
- 
在读规模:约2,600名本科生、700名授课型/研究型研究生
- 
教学语言:以英文为主,中文、双语或三语并用课程比例亦高,充分体现“双语并重”特色。
二、本科主修(2025学年)
学生可先以“人文大类”录取,学年末再自由选定主修;亦可在申请时直接指定。
复制
| 主修 | 学位 | 亮点 | 
|---|---|---|
| 中国语言及文学 | BA | 完整涵盖古典文献、出土文献、现代汉语、创意写作的学系 | 
| 英文 | BA | 下设“英语研究”“应用英语语言学”“文学、文化及性别”三专修 | 
| 历史 | BA | 提供公共史、商业史、数字史学课程;与故宫博物院、中大图书馆合办“香港记忆”项目 | 
| 哲学 | BA | 逻辑、伦理、中国哲学、认知科学四轨并行;可选人工智能伦理跨学科模块 | 
| 宗教研究 | BA | 佛教、基督教、道教、伊斯兰教全覆盖;暑期土耳其、以色列田野考察 | 
| 翻译 | BA | 口笔译并重,设有同声传译实验室;与欧盟口译司合作“EU-China Interpreter Training” | 
| 现代语言及文化 | BA | 法、德、日、西、韩五语任选,可同时修读“区域研究+商务模块” | 
| 人类学 | BA | 必修田野调查;师生近年赴云南、印尼、尼泊尔完成民族志 | 
| 语言学 | BA | 设语音实验室、眼动与脑电实验;可与计算机系联合攻读“语言科技”副修 | 
| 音乐 | BA | 中西乐并重;拥有专业录音棚与16世纪古乐手稿特藏 | 
| 艺术 | BA | 提供绘画、雕塑、媒体艺术课程;与M+博物馆、大馆当代美术馆合作策展 | 
| 跨学院自设主修 | BA | 成绩优异者可组合≥60学分跨系课程,打造“文化创意+科技”等个人化专业 | 
三、授课型硕士(部分热门)
复制
| 课程 | 学制 | 申请轮次(25Fall例) | 
|---|---|---|
| 人类学硕士 | 1年 | 5轮,最早9月30日截止 | 
| 语言学硕士 | 1年 | 同上 | 
| 翻译硕士 | 1年 | 2025年2月28日截止 | 
| 中国研究硕士(语言/历史/文化分流) | 1年 | 滚动录取 | 
| 文化管理硕士 | 1年 | 需提交文化项目策划案 | 
| 佛教研究硕士 | 1年 | 提供梵文、巴利文选修 | 
| 基督教研究硕士 | 1–2年 | 与香港中文大学神学院联合 | 
四、研究型学位
- 
MPhil–PhD衔接领域:中文、英文、历史、哲学、宗教、翻译、语言学、人类学、音乐、艺术、文化研究
- 
重点研究中心:
 – 翻译研究中心(亚洲最大翻译史特藏)
 – 中国考古与艺术中心(负责香港与内地多项考古发掘)
 – 道教数字博物馆(与法国远东学院合作)
 – 巴赫与古乐研究中心(拥有16世纪印刷版乐谱)
- 
奖学金:政府“港博士奖学金(HKPFS)”每年港币43.4万(含会议津贴)。
五、教学与研究特色
- 
双语三语环境:课堂语言含英文、粤语、普通话,学生可自选撰写论文语种。
- 
数字人文与AI+文科:语言学、历史、翻译系均开设“Python文本分析”“数字史学”“语料库翻译”必修或选修。
- 
田野与馆藏资源:人类学系“香港社群实验室”、历史系“香港口述史档案”、艺术系“M+教学伙伴计划”提供一手研究素材。
- 
国际化交流:与牛津、哈佛、东京大学、巴黎政治学院等130余所高校签有学期/暑期交换;约85%本科生曾获海外学习资助。
六、就业与深造
- 
本科毕业去向(2023):
 – 直接就业30%,平均起薪港币21,000/月
 – 深造45%,热门去向:LSE、哥伦比亚、牛津、巴黎高师、东京大学
 – 港府政务职系、国际NGO、教育署、博物馆、媒体集团(SCMP、端传媒)为主要雇主
- 
硕士毕业去向:教育、文化管理、翻译、媒体、公共事务、继续攻读PhD。
七、申请提示
- 
内地高考生:先按“人文大类”填报志愿(提前批次),入学前自由选定主修,不设面试。英语单科要求≥120分(奖学金类≥130分)。
- 
授课型硕士:多数专业分多轮申请,建议国际生在前2轮提交以预留签证时间;需个人陈述、推荐信、写作样本(部分专业)。
- 
研究型学位:12月1日(香港时间中午)为HKPFS截止日期,需提交研究计划、语言成绩、代表性论文。
总结
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以学科全面、双语并重、数字人文与跨文化研究领先著称,为希望深耕语言、历史、文化、艺术、宗教、翻译、人类学等领域的学生提供师资、丰富馆藏与大湾区独特的文化土壤,是亚洲乃至全球人文教育的卓越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