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 23 日,新西兰经济增长部长 Nicola Willis 与移民部长 Erica Stanford 联合宣布技术移民政策重大调整,2026 年中将新增 “技能工作经验通道”“技工与技术人员通道” 两条居留路径,同时 6 分制 SMC 政策显著放宽 —— 新西兰本地硕士直接获 6 分、工作经验要求缩减至 2 年、取消申请时更高工资标准。这一变革让具备理工优势与实践积淀的院校更受关注,坎特伯雷大学便是其中的重要代表。
一、新西兰公立教育的历史根基
坎特伯雷大学创建于 1873 年,由英国牛津大学学者与当地移民共同建立,是新西兰历史悠久的公立研究型大学,隶属于新西兰政府公立教育体系,其学历学位获新西兰政府及国际社会广泛认可。作为英联邦大学协会成员,学校延续严谨的公立教育传统,在 2026 年 QS 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全球前 500 名,主校区坐落于南岛基督城,校园教学设施完善,图书馆藏书达 130 万册,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目前全校学生总数超过 18000 人,其中包含来自 70 多个国家的 3400 名国际学生,多元文化氛围浓厚。
二、理工与商科的特色学科优势
学校在多个领域形成鲜明学科特色,工程学科表现突出,涵盖机器人技术、生物工程、地震工程学等多个方向,与新西兰建筑、制造等行业需求紧密对接,是不少国际学生青睐的专业领域。环境与地球科学依托地理优势发展成熟,南极研究尤为突出,生物学等相关学科也具备扎实的教学与研究基础。商学院则获得 AACSB、EQUIS、AMBA 三大国际机构认证,跻身全球前 1% 商学院行列,其课程设置与行业需求高度适配,会计、金融等专业受国际专业组织认可,吸引众多国际学生就读。此外,教育学部的早期教育和体育训练、法学院的法律专业等也均有各自的教学积淀。
三、科研驱动的实践培养体系
学校以科研为基础开展教学,所有专业教师均需参与科研并发表论著,使课堂教学能融入学科前沿内容。校内设有多个特色科研平台,包括坐落在凯库拉的海洋研究中心、约翰山上的天文台,以及与美国华盛顿大学合作的人体界面科技实验室等,为学生提供接触高端科研的机会。学校还拥有 “蓝色基因” 巨型计算机,可连接全球科研院所数据库,支撑学生开展复杂课题研究。在实践合作方面,学校与全球多所知名院校建立师生互换、科研合作协议,同时与本地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为学生提供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渠道。
四、适配移民新政的发展支撑
在新移民政策框架下,学校的教育资源展现出明显优势:其一,新西兰本地硕士学历可直接获 SMC 政策 6 分,该校的工程、工商管理、环境科学等硕士项目成为加分优选,其认可度的学历为移民申请提供坚实基础,且学校为硕士留学生提供专项奖学金支持;其二,硕士毕业生可获得三年开放式工作签证,学生在读期间每周可合法工作 20 小时,假期可全职工作,便于积累符合 “2 年新西兰境内工作经验”“18 个月新西兰境内工作经验” 等通道要求的实践经历;其三,工程、商科等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较强,薪资水平较易达到移民政策规定的中位数标准,其中工程类毕业生因契合新西兰劳动力市场需求,就业薪资表现尤为亮眼。
结语
作为新西兰公立教育体系的资深成员,坎特伯雷大学以工程与商科的学科优势、科研驱动的培养模式,以及与移民新政高度契合的资源条件,为国际学生提供了 “优质教育 + 职业发展 + 移民规划” 的多重保障,成为政策调整后值得关注的新西兰院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