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顶J人才正成为国际舞台上的“抢手资源”。根据全球化智库(CCG)最新发布的《全球人才流动2025》研究报告,韩国在“人才质量”这一维度高居全球首位,但在衡量人才发展空间与生活条件的“人才环境”指标中,仅位列第27名。这一鲜明对比揭示出当前韩国高端人才面临的核心困境:素质出众,却难在本土获得理想发展空间。
该报告进一步显示,在综合评估各项条件的“人才竞争力”总榜上,韩国紧随美国排名第二。这一成绩凸显了韩国人才培养体系的成功,却也折射出人才留存机制的不足。
中国正积极把握这一机遇,向韩国顶J科研人才伸出橄榄枝。与韩国相比,中国给予科学家更高的社会地位与更完善的制度保障。其中最J代表性的是中国的双院士制度——当选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学者,可终身享受相当于副部长级的待遇,且不受退休年龄限制,能够持续投身科研一线。
数据显示,中国对科学家的重视已产生显著吸引力。一项针对中国两院院士的调查表明,超过六成的院士在近五年内收到海外机构的任职邀请,其中来自中国科研机构的邀请占比高达82.9%。
除了吸引顶J学者,中国也在积极布局青年人才储备。自去年10月起,中国专门为在STEM领域获得学位的青年才俊推出“K签证”,承诺在入境次数、有效期和停留期限等方面提供更便利的政策支持。
反观韩国,人才外流现象已引起多方关注。根据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2023年的数据,韩国在高端海外人才对企业环境的满意度排名中仅列第47位,人才吸引力指数更是跌至第43位。三星电子顾问桂京铉在近期一次会议上坦言:“我们培养的许多年轻科学家和工程师选择离开韩国,根本原因在于国内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才争夺战已经打响。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为顶J人才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已成为各国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