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社科学院这样定义自己:Master of Social Work(MSW)是一场“以实践为导向的高级训练”,目标不仅是培养“社工”,更是培养能评估、干预、创新并引领社会服务的“变革推动者”。学制两年,全日制,面向已有社会科学或相关学位、且具备一定志愿/工作经验的申请者。
1st年的核心课像“工具箱”快班。“Social Work Knowledge & Practice”先拆解微观、宏观与结构性视角,再让学生分组走进劏房、网咖与长者中心,完成80小时参与式观察;“Assessment & Intervention”则提供家庭治疗、动机访谈、认知行为疗法三种技术路径,期末考核是在模拟室用45分钟处理一场“家暴危机”,由注册社工与教授同步打分;“Social Policy & Social Justice”把课堂搬到立法会,学生须即场质询议员关于社区养老拨款,并把答询写成政策简报,递交相关NGO。
第二年主打“深度实习+研究”。800小时督导实习分布在医疗、学校、司法及社区发展四大领域:学员可能在玛丽医院肿瘤科陪伴晚期病人完成“生前计划”,也可能在土瓜湾社区厨房推动“食物共享”减废项目。每两周一次的“Reflective Practice Seminar”要求学员用影像、诗歌或Podcast回溯情感触发点,防止“职业倦怠”。研究部分则鼓励学生以实习场域为田野,最终产出一份可发表的实践型论文,主题从“精神病康复者社交资本”到“少数族裔青少年身份认同”,均与前线痛点紧密相连。
港大强调“国际化+本地化”并举。项目与多伦多大学、墨尔本大学有交换协议,也可选择到曼谷、台北进行短期社区实践;同时,课程嵌入香港法例与福利制度解读,确保毕业生具备本地注册社工(RSW)资格。就业数据显示,超过七成毕业生进入公立医院医务社工、学校社会工作部、大型NGO项目主任岗位,平均起薪高于行业水平30%。
学费每年约HKD 42,000,设有多项入学奖学金与机构赞助名额;更提供“一带一路”社工leader计划,为发展中国家学员提供旅费与住宿补助。若你渴望把关怀做成专业,把弱势群体的声音转化为政策与资源,港大MSW的两年赋能之旅,正等待下一位变革推动者的加入。

- 擅长申请:
- 中学,本科,研究生
- 擅长专业:
- 人文社科,商科,金融,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