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背景:高二申请 UCL 传媒预科 —— 优势要抓牢,挑战早应对
L 同学,目前在新加坡某知名国际学校就读 A-Level 课程,高一下学期明确了核心目标:不等到高三完成完整 A-Level 考试,而是提前以 AS 阶段成绩申请英国本科预科,最终衔接 UCL 传媒专业。
核心优势(帮你对标自身):
- 新加坡 A-Level 的英语授课环境 + 学术要求(如批判性写作、文献分析),正好匹配 UCL 预科对 “学术适应性” 的核心要求 —— 预科阶段要写大量学术报告、做小组研究,L 同学在 A-Level 课程中积累的能力能直接复用;
- 高一开始准备,高二申请避开了高三 “千军万马申预科” 的竞争高峰,有更充足的时间打磨材料、准备面试,不用同时兼顾 A-Level 冲ci与申请。
潜在挑战(提前规避更稳妥):
- 只有 AS 阶段成绩(无完整 A-Level 证书),需让招生官认可 “学术潜力”;
- L 同学初期几乎没有传媒相关实践,简历里这部分是空白,必须通过针对性规划补上。
二、申请关键:拆解 UCL 传媒预科的 “隐性录取逻辑”(附实操方法)
1. 前置课程:A-Level 科目不是随便选,“适配性” 才是关键
UCL 传媒预科没明确规定 A-Level 科目,但结合我们多年帮新加坡学生申请的经验,“英语 + 1-2 门人文社科” 的组合,录取概率比纯理科组合高 50% 以上。
L 同学最初选了数学、物理、英语语言文学,我结合她的学习基础(文科理解力更强),建议调整为:
- 核心科目:英语语言文学(必留,直接关联预科 “学术英语”“媒介文本分析” 模块);
- 新增科目:社会学(衔接传媒的 “媒介与社会” 方向,学完能看懂 “为什么不同群体对同一则广告反应不同”);
- 选修科目:艺术与设计(补充视觉传媒基础,预科会涉及 “数字媒体设计”,有基础更容易跟上)。
关键提醒:AS 阶段成绩至少要达到 A-B 区间(L 同学最终考了英语 A、社会学 B、艺术与设计 B)—— 根据 UCL 近年反馈,这个成绩对高二申请者属于 “稳妥范围”,低于 B 则需要用其他材料(如实践、面试)弥补。
2. PS 打磨:别只说 “喜欢传媒”,要让招生官看到 “你有传媒思维”
很多学生写 PS 时,只会堆砌 “我喜欢刷短视频、看纪录片”,但 UCL 要的是 “你能从传媒现象中思考深层问题”。我帮 L 同学重构的 PS 逻辑,特别适合新加坡学生参考:
- 开头:用 “新加坡本地场景” 破题(比如 “每天坐地铁时,发现不同线路的广告针对的人群完全不一样 —— 这让我好奇:媒介是怎么精准‘打动’特定群体的?”),比空泛的 “我对传媒感兴趣” 更有记忆点;
- 中段:“课程 + 实践” 双结合 ——
① 关联 A-Level:“学社会学时,用‘社会分层理论’分析了新加坡短视频平台的用户群体,发现低收入群体更关注‘生活实用类内容’,这让我明白‘媒介内容不是凭空产生的’”;
② 补充实践:指导她参与学校校刊编辑,从选题(比如 “国际学生在新加坡的文化适应”)到采访同学、撰写稿件,全程记录自己对 “校园传播” 的理解 —— 不用找 “高大上” 的实习,校园里的实践反而更真实;
- 结尾:明确 “为什么选 UCL 预科”—— 不说 “UCL 有名”,而是 “UCL 预科的‘数字媒体研究’模块,会讲东南亚传媒市场的案例,这和我想研究‘新加坡媒介如何影响周边国家’的方向完全契合”,体现规划性。
3. 面试准备:15 分钟线上交流,要让招生官觉得 “你适合学传媒”
UCL 传媒预科面试不考复杂理论,核心看 “你有没有传媒敏感度 + 清晰的规划”。我给 L 同学设计的两套训练方法,学生可直接复用:
- 热点分析训练:每周选 1 个和新加坡相关的传媒热点(比如 “TikTok 在东南亚的内容监管政策”“新加坡本地博主如何做文化输出”),按 “现象→原因→对受众的影响→我的观点” 梳理思路 —— 比如分析 TikTok 监管时,会引导她结合 “新加坡作为东南亚枢纽,政策如何影响本地创作者”,突出地域优势;
- 规划类问题模拟:提前准备 “为什么高二申请预科”“预科后想走哪个传媒方向” 等问题,避免浅层回答(比如别说 “想早点去英国”),而是结合 UCL 资源 —— 比如 “我了解到 UCL 传媒学院有教授研究‘媒介与身份认同’,预科阶段想通过‘媒介文化’课程打基础,未来本科深入这个方向”,让招生官觉得你 “有备而来”。
三、高二申请 “黄金时间表”:按这个来,少走弯路(附避坑提醒)
时间节点
|
核心任务
|
避坑提醒(新加坡学生必看)
|
高二 9-10 月
|
确定目标院校 + 调整 A-Level 科目
|
别盲目新增科目!比如 L 同学新增社会学时,我们帮她制定了课后计划(读《社会学入门:媒介篇》),确保不影响原有科目成绩
|
高二 11-12 月
|
打磨 PS + 准备 2 封推荐信
|
推荐信别只让老师夸 “成绩好”!让英语老师写你分析广告文本的能力,实践导师(如校刊指导老师)提你做传播的思路,更有针对性
|
次年 1-2 月
|
提交申请 + 跟进材料审核
|
新加坡国际学校的成绩单要提前找学校公证(部分学校需要 2-3 周),别等到截止前才准备,避免延误
|
次年 3-4 月
|
收到面试通知后,集中做模拟面试
|
面试前一定要看 UCL 预科官网的课程大纲!比如知道 “媒介研究” 模块学什么,回答 “为什么选这个预科” 时更有针对性,别答非所问
|
次年 5 月
|
收到 offer 后,确认语言条件并备考
|
UCL 传媒预科通常要求雅思 5.5(单项不低于 5.0),新加坡学生别掉以轻心 ——A-Level 英语和雅思考察重点不同,建议提前 2 个月开始备考
|
四、给新加坡 A-Level 学生的 3 条干货建议
- 课程选择:理科生也能适配传媒预科—— 如果已经选了数学、物理等理科,不用全部换掉,保留 1 门理科(比如数学,能帮你学传媒数据分析),再搭配英语 + 1 门人文社科(如社会学、心理学),一样符合要求;
- 实践积累:从身边小事做起—— 没有实习机会的话,可运营小红书 / Instagram 账号(比如分享 “新加坡 A-Level 学习干货”),记录粉丝互动中的传播心得;或帮学校社团做宣传(设计海报、写活动推文),这些都是很好的素材;
L 同学现在已经在 UCL 读传媒预科了,前不久反馈 “预科的学术英语课,因为之前 A-Level 练过论文写作,完全没觉得吃力”—— 这也印证了 “新加坡 A-Level 课程和 UCL 预科的适配性”。其实,高二申请不是 “冒险”,只要抓准课程、材料、面试这三个核心,新加坡学生完全能稳妥地拿到 UCL 传媒预科的 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