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创意塞进像素里——PolyU MSc in Innovative Multimedia Technology 的十二个月“跨媒炼金场”
当短视频卷完流量、元宇宙喊哑嗓子,下一波数字体验靠什么抓住眼球?PolyU 设计学院 2026 年全新推出的 MSc in Innovative Multimedia Technology(FIT-PIT)用一年三学期、30 学分给出答案:让技术追创意,让创意落地产业。目标直指“既懂美学、又能写代码”的跨媒增长官。
核心模块先搭技术骨架。“Interactive Media Programming”1st课就在 Unity 里用 C# 写声控粒子,期末作业是把心率传感器接入粒子颜色,心跳越快,银河越亮;“VR/AR Design Pipeline”把校园图书馆扫描成点云,学生分组做“MR 寻书”游戏,用户平均停留时长 >5 分钟才算及格;“AI for Media”用 Stable Diffusion + ControlNet 生成国风动画背景,再用 EbSynth 把真人表演转描,一周产出 15 秒 Demo,必须上传 B 站冲榜。
选修横跨科技与艺术。想卷算法,可选“Generative Media”,用扩散模型做动态海报,实时读取天气 API,雨天自动弹出涟漪特效;偏爱商业,可选“Digital Brand Experience”,与香港迪士尼合作,为 2027 春季活动设计 AR 滤镜,上线一周使用量破 200 万;绿色方向有“Sustainable Media Production”,从渲染农场碳排算起,到用区块链记录数字资产碳足迹,结课即可申请香港绿色科技认证。
最有料的“Multimedia Innovation Lab”每月对接企业真题。去年学员为 K11 艺术商场做“NFT 盲盒”装置,把艺术品碎片化上链,用户手机摇一摇即可铸造,开业三天销售额达 120 万港币;另一组用 AI 语音克隆技术复活已故粤剧名伶,在 M+ 展演 3 天,观众平均停留 18 分钟,相关话题冲上微博热搜。
师资同样跨界:授课教师 50% 具备硅谷或迪士尼背景,30% 兼任本地创意科技公司顾问;每月“Tech x Creativity Fair”把招聘会变互动展,学生用全息投影展示 Demo,平均每人收获 2–3 份实习 offer。
当注意力成为最稀缺资源,PolyU Innovative Multimedia Technology 用十二个月给你跨媒炼金场的钥匙,让创意与算法一起点燃下一束数字烟火。

- 擅长申请:
- 中学,本科,研究生
- 擅长专业:
- 人文社科,商科,金融,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