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英意愿:松弛与挣扎的根源
-
英本学生的优势:英国本科通常为3年,部分专业为4年 。这意味着他们有更充裕的时间去适应当地文化、提升语言、积累人脉并参与实习。英国本科阶段的教育属于启发式教育,通过大学几年的学习,学生的思维模式会变得更为多元化,有更多的时间参与社团、实习和各类活动,因此在毕业时可以更轻松地找到就业机会。他们确实是毕业后有机会拿到工签的主力之一。 -
英硕学生的挑战:英国一年制授课型硕士课程时间紧,任务重 。当国内秋招季(8-12月)来临,正是他们刚抵达英国,忙于适应全英文教学和环境、应付密集课程的时候。想要同时兼顾国内的求职准备,难度极大。虽然毕业后有为期2年的毕业生签证(Graduate Route)可供找工作,但若未能在学习期间做好充分准备,仅靠这2年时间在英国找到能提供工签的理想工作确实挑战巨大。
💰 经济背景:塑造不同的行为逻辑
-
英本学生:通常家庭需要承担3年甚至更长的学费和生活费。英国本科留学一年的总费用可能在£36,000到£114,000之间 。能够支持这样长期、高额花费的家庭,经济实力往往比较雄厚。这也使得部分英本学生在消费时可能更从容,在选择是否留在英国时,家庭的意见和国内的资源也会成为重要考量,甚至有些学生毕业后会进入家族企业或已有安排的岗位。 -
英硕学生:一年制硕士的总费用相对较低(例如一年学费和生活费总计可能在£15,000到£40,000之间 ),但短期内集中支出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这使得许多学生需要精打细算,消费时更注重性价比,并且在求职时往往有更直接的回报期望,希望通过工作尽快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或实现自我价值。
🚀 求职路径:护航与独行的风景
-
英本学生:很多学生的家庭会为其进行长期且系统的职业规划,例如安排高质量的假期实习、参与背景提升项目等。他们的求职压力相对较小,选择也更多元,包括回国利用家庭资源发展 。 -
英硕学生:他们的留学路径往往更多是个人主导的奋斗。从考语言、自己申请规划到毕业后海投简历,更多地依靠自身努力 。他们需要积极利用留学期间的资源,如争取在知名企业实习、考取相关专业证书(如CFA、CPA等)、积极参与项目实践来丰富简历,并提前关注国内招聘时间线,主动克服求职中的信息差。
💡 认清差异,走好自己的路
-
不必强行融合:认识到英本和英硕学生可能因经济背景、成长轨迹和当前目标不同而处于不同圈子是正常的 。不必强行融入,找到志同道合、能共同进步的伙伴更为重要。 -
专注自身优势:对于一年制英硕的学生而言,虽然学制短,但课程设计得非常实用,全部是专业课,学习强度大,能让人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专业知识 。同时,留学经历带来的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宝贵的财富。国内企业对留学生的这些优势也越来越重视。 -
起点不决定终点:人生的赛道很长,留学只是其中一段。无论是拥有更多资源的英本学生,还是更具韧性和拼搏精神的一年硕学生,最终的成就取决于离开校园后持续的学习能力、奋斗精神和机遇把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