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U项目知多少
ENJOY IN AUTUMN
▊什么是SGU项目?
SGU(Super Global University, 超级国际化大学计划)是日本政府于2014年启动的一项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旨在提升日本大学的全球竞争力,吸引更多国际学生,并促进与世界知名大学的合作。
▊SGU项目有哪些优势?
● 全英文授课,无需提交日语成绩;
● 直接申请,无需过度语言学校,无需赴日参加考试,无缝衔接本科/研究生;
● 国际化课程,多元文化环境,课程设置与欧美接轨;
● 就业选择更多,可申请全球职位(外资/国际机构);
● 获得奖学金的机会更多,减少经济负担。
▊SGU项目适合哪些学生?
✔ 不会日语但希望直接进入日本大学学习的学生;
✔ 希望在多元文化环境中学习,计划未来进入国际企业或欧美工作的学生;
✔ 想出国留学但是面对英美澳加留学高昂学费和生活费望而却步的学生;
✔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想选择相对安全留学目的地的学生;
✔ 对欧美生活水土不服但是想出国深造的学生。
SGU攻略第13期,前途君采访了就读于大阪大学SGU项目的R同学。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从申请到录取的心得体验吧~!
02
前辈之声
能否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让大家更了解你?
各位小伙伴,大家好,我是R同学,本科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期间有过两段科研经历,并且担任过一段时间的科研助理,目前在大阪大学读研。
在决定留学之前,有没有考虑过其他国家?最终是什么原因让你选择了日本?
在确定申请日本留学之前,我也考虑过香港、新加坡和英国。但是在综合考虑花销、地域和专业等方面的因素后,我认为日本对我来说是性价比最适合的国家。
专业方面,日本的材料专业相对比较出色,国公立大学学费较低且实力很强,平日生活花费也不会比国内高太多。日本和中国距离较近,几乎没有时差,且往返交通成本相比其他国家较为低廉,同时日本的社会和文化与国内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适应日本社会的难度比较低。再加上由于都是黄种人的原因,在日本社会中面临的歧视会比较少。日本部分大学有SGU项目,进一步降低了申请时的语言门槛,只用英语就可以申请,对我这样没有日语基础的学生很友好,但是由于其申请制和全英授课的特殊性导致申请热度和竞争难度进一步增加。结合自身条件以及衡量各方面因素后,我认为留学日本对我来说是比较合理的选择。
大阪大学有哪些吸引你的地方?为什么最终决定申请这所学校?
大阪大学在我择校时一直处于较高的优先级。首先,大阪大学是日本国内实力极强的大学,QS排名长期位于世界前100,是除东京大学、京都大学之外,日本具备实力和排名优势的高校之一。同时,大阪大学地处关西核心城市大阪。大阪作为日本的第二大城市,经济、交通、旅游和文化娱乐等方面十分发达,众多实力雄厚的日本企业在此设立总部。依托大阪大学在该地区的领先影响力,该校的毕业生在当地就业中具有显著优势。此外,在大阪求学不仅生活便利,整体花费也相较于东京更低。
大阪大学一直以低调务实的校风闻名,在这里学生可以专注于学习和科研,专注自身能力的提升。而且关西地区社会包容度高,当地居民普遍性格开朗豪爽,对我来说在这里生活舒适度比较高。综合考虑学费与生活开销、学校的学术实力与社会评价,以及地理位置的优势后,我最终选择了大阪大学并根据我的研究方向选择了大阪大学的21世纪工程科学英文项目和工学院英文项目。
在申请过程中,你遇到过哪些困难或挑战?
在申请过程中,我认为的困难和挑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和国内普遍的考学制不同,SGU项目采取申请制,从择校、选择导师、完成前期准备资料、面试甚至是收发邮件等都是广义上考核的一部分且时间跨度较长,面临的心里压力是比较大的;
(2)由于申请季到来时,大量的学生可能会向同一个教授发出套磁邮件,部分学校还需要先经过学校设立的专门程序经过初步筛选才可以联系教授(如大阪大学AAD程序),导致教授从众多邮件中仅通过书面材料就对我产生兴趣的概率较低,所以制作一份非常独特的简历和写一份非常漂亮的研究计划书就显得十分重要,这也是我认为我当时面临的最大的挑战;
(3)在申请过程中需要转变思维,因为国内大学多为考学制,导致很多学生都会认为只要纸面成绩足够出色就可以申请到非常好的大学,我认为这的确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一个非常致命的误区。SGU项目的申请制注定这是一个十分漫长且多维的过程,除了在本科期间的成绩需要尽量高之外,SGU还会多元考核申请人的其余能力,比如做科研工作的潜力、书写学术文章的能力,语言能力特别是学术英语能力、沟通能力、社交能力、心理稳定性和抗挫折能力等,甚至一个人能否表现出来谦逊和礼貌的态度都会影响教授的考量。在这个过程中申请人需要在每一刻每一个方面都尽量做到完美,并不能因为自身硬性条件够好就掉以轻心,还要注重自身软实力的表现;
(4)对于大多数申请人来说,面试也是一座大山。面试是申请过程中为数不多的和教授面对面交流的考核项目之一,对申请人的专业知识储备、科研潜力、对英语的应用能力以及沟通能力都是巨大的挑战和考验。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听懂教授说的话,还要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英语沟通能力和临场应变的能力对教授的问题作出回答,这对于长期在国内工作学习的人来说是巨大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