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2023年香港八大高校内地申请量同比激增85%,2024年内地赴港学生人数突破6万大关。在这一趋势下,越来越多家庭将目光投向香港中学文凭考试(DSE)——一条兼具国际视野与申学灵活度的独特赛道。今天,我为家长们系统梳理DSE的核心问题,帮助大家更清晰地规划孩子的申学路径。
一、什么是DSE?
**香港中学文凭考试(HKDSE)**自2012年起成为香港的“高考”,是升读本地及全球高校的重要依据。其成绩被全球超过95%的高等院校认可,涵盖:核心优势
✅ 全球认可,中文作答
DSE是目前唯独的可用中文应答的国际标准化考试,兼顾学术深度与语言便利性。✅ 多元申学路径
持有DSE成绩的学生可同步申请香港、内地和海外高校,实现“一考多用”。✅ 成绩两年有效,择优组合
考生可在连续两年中选取各科比较好的成绩合并提交,提升录取竞争力。
二、谁可以报考DSE?
DSE报考不限户籍、国籍或居住地,所有符合条件的学生均可参与。主要分为两类考生:1. 学校考生
适用于正在就读中六(相当于高三)的学生,包括:- 香港本地中学在读生
- 内地“与考学校”学生(如深圳培侨书院、广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等)
- 由学校统一组织报名
- 需完成校本评核(SBA)
- 考试费用由香港考评局承担
2. 自修生
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即可以自修生身份报考:- 曾参加过DSE或其他同等考试(如A-Level、AP、高考等)
- 截至考试当年1月1日,年龄满19岁
- 已修毕或正就读相当于中六水平课程(持内地高三在读证明亦可)
⚠️ 注意:自修生需自行通过香港考评局官网报名,不参与SBA,且需缴纳考试费用。
三、非港籍学生可以报考吗?能申请内地高校吗?
可以报考,但需以自修生身份报名。然而,是否具备内地高校申请资格,关键在于是否拥有香港身份:| 身份类型 | 是否可报DSE | 是否可申内地高校 |
|---|---|---|
| 非港籍 + 自修生 | ✅ 是 | ❌ 否 |
| 港籍 + 任何身份 | ✅ 是 | ✅ 是 |
🔹 港籍学生可通过DSE“免试招生计划”直接申请清华、北大等145所内地高校。
🔹 非港籍自修生仅能申请香港高校的**非本地生名额(约20%)**或海外院校。
四、怎样才算“本地生”?
“本地生”身份完全取决于是否持有香港身份,与其就读地点无关。以下情况均视为本地生:- 在内地读书 + 持有香港身份(如受养人签证,须在18岁前取得)
- 自修生 + 持有香港身份
?? 本地生享有更多资源与录取优势,尤其在申请港校时竞争更具优势。
五、DSE评分机制详解
DSE采用水平参照评分制(Standards-referenced),确保成绩具有国际可比性和透明度。- 成绩等级:1 至 5 级,5 为合格基准
- 表现优异者可获「5*」或「5**」
- 未达第1级者标注为「不予评级」
💡 建议目标:主流高校通常要求核心科目达到“3322”或更高(即中、英、数、公民各科分别为3、3、2、2)。
六、考试科目设置:“4+2”模式
DSE实行“4门必修 + 2–3门选修”的灵活组合,共报考6科左右,大学申请时选取其中4–5科最优成绩。必修科目(4科)
| 科目 | 说明 |
|---|---|
| 中国语文 | 可全程使用中文作答 |
| 英国语文 | 考查听、说、读、写综合能力 |
| 数学 | 分为“必修部分”与“延伸单元”(M1/M2) |
| 公民与社会发展 | 取代原“通识教育”,聚焦国情与社会议题,仅设“达标/不达标” |
📌 公社科不计入等级分,但为大学录取前提条件。
选修科目(2–3门)
学生可根据兴趣与未来专业方向从以下类别中选择:- 理科类:物理、化学、生物
- 商科类:经济、企业会计与财务概论(BAFS)
- 人文类:历史、地理、中国历史、伦理与宗教
- 科技与艺术类:资讯及通讯科技(ICT)、视觉艺术、音乐、设计与应用科技等
💬 提示:选科建议结合目标院校专业要求,例如理工科倾向物理+数学延伸,商科重视经济与BAFS。









